123读书网 > 穿越小说 > 高欢高澄 > 第六章 收纳
    正如刘贵所言,受到六镇降人的诱惑,高欢终于不再观望,迅速挥师北上,救援尔朱兆。


    普泰元年(531年)正月初七,随着永安三年成为历史,高澄已经十一岁。


    而这一天,尔朱兆也终于等来了他翘望已久的忠厚人高欢。


    两人分别在汾水两侧扎营,高欢只领少数亲信过河与尔朱兆相会。


    “贺六浑来并州了。”


    “尔朱兆果然是以我等为条件,才换取了贺六浑出兵。”


    “如此,我等乡民再不用受契胡欺凌之苦。”


    “我们与贺六浑是北镇乡民,他是自己人,一定会善待我等。”


    前些时日六镇降人作乱,尔朱兆将二十余万降人集中在并肆二州的交界地带看管,自己也屯军于此,一时间降人之中流言四起。


    有人说尔朱兆打算杀尽他们,一时间人心惶惶。


    但也有人说是尔朱兆与河西人战事不利,不得已用他们换取高欢出兵,。


    今日终于得了确切消息,许多人亲眼目睹尔朱兆出营迎接高欢,两人相谈甚欢。


    一时间人心振奋,他们并非热衷于造反,真正有野心的人,要么如高欢、贺拔兄弟之类,在尔朱氏麾下做大将;要么如破六韩拔陵、葛荣等人被先后平灭。


    若非迁居并、肆二州后,以尔朱氏为首的契胡人压榨过甚,他们何至于三年叛乱二十六次。


    沃野镇人刘延寿就是其中之一。


    刘延寿虽说姓刘,但并不是汉人,也不是鲜卑人,而是鲜卑化的匈奴人。


    当年真王破六韩拔陵在沃野举义,领兵南下之余,分派卫可孤率偏师东征其余诸镇,刘延寿就是偏师中的一名大头兵。


    抚冥、柔玄、怀荒三镇尽皆响应,只有怀朔、武川严守城池。


    这些人打的什么主意,其实大家心知肚明,怀朔、武川人无非希望通过镇压起义来立功,借此改变自身境遇。


    他们从一开始就不看好真王起义。


    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当初跟随卫王横扫北疆的四镇豪杰,如今还剩了谁?


    只有如他刘延寿等不起眼的小卒苟延残喘。


    而昔日怀朔城破,沦为阶下囚的怀朔人高欢、武川人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等人,哪个又不是身居高位。


    “刘延寿,莫发楞了,快看,贺六浑出来了。”


    身边的沃野同乡将刘延寿从回忆中唤醒。


    他朝尔朱兆大营方向看去,果然是高欢,身后还跟了个半大小子。


    “那是贺六浑的儿子阿惠?”


    “都长这么大了!”


    “生得与贺六浑一般俊俏。”


    人群中也有来自怀朔的降人,他们有老有壮,有男有女,纷纷瞧着高欢父子,议论纷纷。


    高欢早在微末时,就是怀朔镇的风云人物。


    他一个破落户子弟居然能够迎娶豪族女子娄昭君,也让许多怀朔底层戍卒在羡慕嫉妒之余,更是以他为目标,期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贺六浑,受大将军委托,统率北镇乡民,众人都往汾水以东接受我的号令。”


    高欢生怕尔朱兆酒醒反悔,灌醉了尔朱兆后,便匆忙出营发号施令。


    出营前,高澄本打算授意让高欢亲近奔走传令,却被制止。


    果然,高欢话音刚落,前方的六镇降人瞬时间炸开了锅,呼喊声越传越远:


    “贺六浑受命统率乡民,我等快过汾水集合。”


    “贺六浑叫我等过汾水,乡民们,快过河。”


    “我们不用再受契胡欺凌,乡民们,快随贺六浑过汾水。”


    “贺六浑终于来救我们了。”


    刘延寿也在其中,给契胡为奴的日子,他过够了。


    如今终于逃脱契胡魔掌,众人竞相扶老携幼,簇拥着高欢踏上汾水冰面。


    高澄想不到这些六镇降人居然比高欢更急切。


    是呀,若非受够了契胡人的奴役,何至于三年间发动大小二十六次起义。


    二十六次镇压都未被压垮的硬骨头,又极度仇视以尔朱氏为首的契胡人。


    尔朱兆将这群人交给高欢,尔朱荣若是知晓,也该含笑九泉了。


    娄昭、厍狄干等人在东岸厉兵秣马,准备一旦西岸有变,就杀奔过去。


    直到看见领着六镇降人渡河,被高澄搀扶着的高欢,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为了灌醉尔朱兆,高欢也没少喝。


    他步伐踉跄,但神采飞扬。


    欲成大事,河北、晋阳这些王霸之地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人的作用。


    二十余万六镇降人,虽然多是妇孺,可从其中拣选万人青壮并非难事,更何况这些人不只是牧民、农夫。


    北疆六镇、河北、并肆二州,到处都是他们战斗过的足迹。


    稍加训练又是一批北镇精锐。


    在娄昭等人领军护卫下,高欢父子与六镇降人们往东行了数里,终于在天黑之前抵达高欢大营所在阳曲川。


    阳曲川大营是专为收纳六镇降人所设。


    吩咐娄昭、厍狄干等人妥善安置六镇降人后,高欢则让高澄扶他回帅帐休息,确实醉了。


    夜色渐深。


    刘延寿眼见众人被分散安置,并不惊慌,他们已经划归贺六浑统率,不再是契胡人的奴仆。


    这里是贺六浑的大营,难道他还会做出屠杀乡人的禽兽事不成。


    “你们就住这里。”


    一名小队长带着刘延寿等人停在一处空置的营帐外。


    这些人都是独身的青壮,家眷或已失散,或早早亡于战乱。


    刘延寿正要进帐,却被那小队长拽住。


    “你是刘延寿?沃野人刘延寿?你没死?”


    小队长就着火把的光亮,仔细打量着,似乎不敢相信。


    “你是?”


    刘延寿也觉得他有些熟悉,但是叫不出名字。


    “我啊!薛虎儿,当初你们攻陷怀朔时,我就是被你抓的。”


    小队长兴奋道。


    “是你呀,好小子,当上军官了!”


    刘延寿终于记起了,那时眼前的人还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狠狠给了薛虎儿胸口一拳,笑道。


    薛虎儿挠挠头,憨笑道:


    “当初高帅去河北劝降,虽然葛荣也是怀朔人,但我觉得这人滥杀,成不了事,所幸投了高帅,之后随他征战又立了些功劳,刘延寿你呢?这些年过得怎样?”


    “比你差远了,葛荣被擒后,我等做了契胡人的奴仆,又过回了北镇时候的日子,不,比北镇时候还差,那些该死的契胡人。”


    两人寒暄许久,彼此感慨万千。


    当初卫可孤围怀朔一年,仅前期发动过几次攻城,眼见攻不下怀朔就干脆围而不攻,后来武川陷落,怀朔人心大乱,这才沦陷。


    卫可孤破城后,仅仅将号召抵抗的怀朔、武川豪杰收押,没有开杀戒,义军与怀朔、武川人也并未打出仇来,更何况大家又同在河北叛乱,多了一份袍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