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都市小说 > 路易莎纪尧姆三春景 > 第 60 章【VIP】
    就像预计的那样,洛伦佐一行赶到特鲁瓦时,今年的特鲁瓦冷集市已经进入尾声。就连最后的‘杂货市’,也只有最后两天了。


    不过即使是最后两天,也有不少商人在抓紧时间进行今年最后一次‘布鲁多集市’。这估计也是他们今年最后一次忙碌——现在都12月了,再有两三个礼拜就过圣诞节了!而哪怕是最忙碌的商人,这时候也得尽可能找个地方过节休息,一切等明年再说。


    就像之前说好的那样,洛伦佐等人先找上了那位旅居特鲁瓦的尼斯商人的律师,出示委托书后,终于见到了那批书籍——这件事本身是真的,真的有个尼斯商人去世,将自己的书籍全都留给了自己远在家乡的侄子。


    只有这样的真人真事,才不容易引起人怀疑.他们是商业间谍,选择了特鲁瓦冷集市快要结束的时候来,没有一个过得去的理由,就会很扎眼。别的时候也就算了,眼下特鲁瓦刚刚以‘穿衣镜’名声大噪,他们当然会有防范商业间谍的意识。


    一边接手那些作为遗产的书籍,一边理所当然的,他们去到了集市上看热闹。毕竟是声名远扬的‘布鲁多集市’呢,作为远道而来的商人,来看不出奇,不来看才显得奇怪。


    这时候,洛伦佐和‘助理’倒是不着急立刻去打听特鲁瓦玻璃镜的消息了。他们都是有经验的人,知道做间谍并不意味着要‘快’。或者说,越是紧急的事,越需要他们保持定力,波澜不惊。


    洛伦佐是第一次来‘布鲁多集市’,虽然感慨于这里的热闹,但因为没有深入了解,倒是看不出来这和普通集市太多的不同——最多就是觉得货物格外多,守着店铺和货摊的老板都很光鲜,这不多见。


    要知道,普通集市上摆货摊的小商人,其实并不比城市工人更有钱,他们也是风里来雨里去,挣个辛苦钱而已。


    逛着逛着,他就看到了一家门面崭新,生意格外火爆的店铺。


    ‘生意火爆’在布鲁多集市上不多,他们毕竟主要做批发生意,那肯定没有零售的热闹。但往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一份订单就足够让人挣得盆满钵满了.所以,一家生意火爆的店铺出现在特鲁瓦集市上?


    洛伦佐是出于好奇张望起来的,商店对面的货摊摊主注意到了,笑着说:“您是来特鲁瓦办事的吗?才来不久么?”


    “您怎么看出来的?”洛伦佐慢慢走到货摊前,发现这是一个专卖头巾、手绢、手套、长袜等奇巧精致玩意儿的货摊,应该是接受零售的。于是眼睛不错看着那些商品,做挑选状:“我来特鲁瓦是受人委托,接手一份遗产,还要给它们估价.昨天才到。”


    “哦,那就难怪了您是罗兰西人吧?”走南闯北的商人很快从对方的长相和口音判断出了来历,友好地说:“那是特鲁瓦制镜工坊开的商店,虽然巨大的穿衣镜还是只能提前下订单才能得到,但他们趁着这个冷集市推出了很多尺寸小些的玻璃镜,在他们的店铺里就能买到。”


    “啊,您知道特鲁瓦的玻璃镜吗?”毕竟是刚出来的新事物,摊主不太确定洛伦佐是否有所了解。


    “听说过一点儿,我来自尼斯出发来特鲁瓦时,制镜业正一片哀嚎呢。”


    虽然这么快就听到了玻璃镜相关的事儿,让洛伦佐心中一跳。但他很快表现出了既是不忿,又不算很在意的状态。这对于一个并非是制镜业从业者,却是‘尼斯人’的书商,是合适的。


    不管怎么说,刀砍不到自己身上不知道痛,表现得太愤怒了反而很奇怪。


    “尼斯人?啊,怪不得。”摊主露出了‘理解’的表情,不见得是真的理解,或许只是礼貌一下。


    他见洛伦佐似乎对长袜很感兴趣,还特意翻出几种不同的款式让他细看,作为批发商人,能对零售买家这么用心,真的挺少见的。当然,这应该也和他这会儿不忙有关。


    “您看看这个!您瞧的都是女袜,是打算为谁购买?这些更适合年轻女士,那些更适合年长的女士.”摊主甚至指点了一下:“丝绸的,羊毛的,都是最好的品质。别看我这儿只是个货摊,但我敢说,整个集市也找不见更好的了。”


    “这些都不是工坊出的,而是雇妇女在家做的。她们要顾家,做不了多少,但品质真是没得说。啧啧,我们这个国家的妇女,真是人人都有一双巧手!都说高登兰的妇女擅长手工,刺绣技艺最为精湛。但要我来说,比不上我国的.”


    真是个善谈的人,洛伦佐心里很快下了判断.这正是他以前为了尼斯打听情报时,最愿意遇到的一类人。不需要他说什么,只要稍微提一个话头,对方就会一直说下去,不经意间暴.很多讯息。“我想给我的妻子、女儿带一些礼物,这些长袜的确和我在尼斯看到的那些不同。”洛伦佐仿佛真只是个普通游客,来特鲁瓦办事,给妻女带一些礼物。


    “嗳!那可真不错,家里总有人等着自己回去,是不是?回到家后,温暖的房子,干净的床铺.我们这些人冒着风霜雨雪操劳,不就是为了这个?”货摊摊主感慨了一句。


    看得出来他的感慨挺真心的,甚至在洛伦佐给两双长袜付款后,指着对面的店铺对他说:“若真是给家里的妻女购置礼物,您也应该去那儿看看。尼斯也是货物交汇的大城市,别的都不稀罕.唯独这种玻璃镜,现在只有特鲁瓦才有。”


    “啊,或许很快就会经由商人卖到尼斯去,但很长时间里还会是时髦的稀罕货呢!”


    “我听说特鲁瓦玻璃镜很贵。”洛伦佐表现出了理所当然的踟蹰,这也符合他一个普通商人的定位。


    摊主笑着挥挥手:“别担心!如果只是手柄镜,女士们最喜欢的那种,不算很贵!至少您这样的商人是能消费得起的尽管去看看吧!说不定我这里收摊了,也要去看看——这次集市算是挣了一点儿,或许该给家里的女人带那么一个小玩意儿。”


    到底是这个年代的书商重资产行业,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小商人’的,摊主的这个判断倒也没错。


    洛伦佐仿佛是一个愿意听取建议,的确很爱自己家人的男人,犹豫了一下便从善如流地走进了对面那家店铺——一走进这家店铺,他就被惊呆了!


    洛伦佐出身自尼斯的显贵家族,虽然他家这一支不是主□□也见惯了豪富。即使现在境况大不如前,也不是能被轻易震慑到的。但现在见到的这一幕,的确不是能常见的而店铺里的其他人,不论伙计,还是顾客,都对他的失神毫不意外。


    这家店铺在特鲁瓦地段相当好,原本就是巴尔扎克伯爵的产业之一。


    理论上,城市的土地也都是领主的。哪怕有人买下了小地块建房子,领主也能够在此收税,这就和国王向地主收土地税是一样的如此从城市土地获利,也该满足了。


    但是,世事无绝对。即使这样,作为特鲁瓦城土地最初的所有者,巴尔扎克伯爵趁着本城商贸发达,修建住宅、店铺都大有赚头的时候, 在城中直接建了不少地产。靠收取大量租金获利,这也正常。


    毕竟,作为领主,‘本能’驱使着他们就是偏好这种投资,要将土地财政进行到底!


    今年特鲁瓦冷集市前夕,路易莎从租约到期的店铺中挑挑拣拣,选择了这间店铺。没有再续租,也没有放出消息招新租客,而是留下来,开了一家镜子店——零售和批发都做,卖的是玻璃工坊出产的玻璃镜。


    就连大尺寸的穿衣镜,现在也只让在这里登记、下订单了,比过去要方便不少这同时也是减少人们靠近制镜工坊的机会。虽然制镜工坊也不会让来访者看到什么,但凡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因为是特鲁瓦玻璃镜的门面,即使知道特鲁瓦玻璃镜不愁卖,路易莎也让人精心修缮了一番,所以看起来才是崭新的——当然,真正让洛伦佐惊呆了的,不会是一个崭新的店铺,他被震慑住,还是因为一走进店铺就能看到的‘镜窗’。


    镜子店临街的窗户开的很大很多,之前不是这样的,是路易莎要求了,才新开了这么大的窗户。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用路易莎弄出来的那些窗玻璃装上,店铺的采光就变得极好了,是这个时代普通店铺没法想象的好!


    采光良好的店铺对后世人来说不算什么.虽然后世人经常逛的商场也谈不到采光,大家都是用灯光的,但‘明亮’是肯定的。而且,真的进入一个光线很好,就是带橱窗的沿街店铺,也没人会觉得‘惊讶’。


    可中世纪的人们不是这样,进入这样的店铺,有一种完全超出心理预期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和临街一排窗户相对的,是对面墙壁上的镜子。这完全是模仿了凡尔赛宫的镜厅,一块块玻璃镜,和窗户上的窗玻璃一模一样大小、形状,最后拼成了一个拱形窗户状的‘镜窗’。


    ‘镜窗’不仅仅是反射了对面窗户照射进来的光线,让室内更加明亮。同时也通过照出对面窗外的场景,创造出了另一个虚幻的‘窗户’。当人在两边窗户之间时,有一种空间扩展,两边的世界都向外延伸感觉。


    “您有什么需要吗?”恰好一个伙计接待完了一位顾客,看到洛伦佐向自己走来,便有礼地提问。


    “.哦.”洛伦佐顿了顿:“是的,呃,我想看看你们的手柄镜,有人说你们这儿卖最好的玻璃镜。”


    伙计的笑容加深了一些, 转身从拿出一个盒子,打开来给洛伦佐看。盒子里是固定放着的8面手柄镜,大小尺寸是差不多的,但镜芯形状不同,手柄的款式差距更大。


    “您瞧,这是现在手柄镜最受欢迎的几种样式,我们的金银匠赶工都做不完呢!剩的都不多了,下一次补货不知道要等多久您如果有满意的,这次就可以买下。”伙计鼓动着洛伦佐。


    说起来,就像所有人预料到的一样,特鲁瓦的金匠在很短时间内大大增加了.金匠这样高技术人才,也不是路易莎想要多一些,立刻就能培养出来的。所以短时间内要多,只能靠吸引外地金匠这样了。


    之前路易莎让人邀请了一些知名金匠来,说明了玻璃镜的流行,会带动金匠在特鲁瓦机会变多。他们来特鲁瓦的话,一定能取得‘利润与荣耀’。从结果来看,这一招还是挺管用的,不少金匠都受邀前来。不过真正让特鲁瓦金匠大增的,还是利益摆在面前后。


    穿衣镜诞生后,特鲁瓦的金匠就是满负荷开工了。新来的金匠没有降低这种忙碌,当他们也加入其中后,可以接到的工作其实更多了.因为不只是订单始终有限的穿衣镜,其他尺寸的镜子也开始制作,同样需要镜框。


    而相比起穿衣镜,这些镜子的出货量就大多了!


    这真是金匠们的天堂啊!他们不用自己去招徕顾客,只需要加入特鲁瓦的金匠行会,然后经过一番考察,确定水平,就能接到制镜工坊委托的活计了。这些给镜子做镜框的活计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其实给制镜工坊做镜框,利润并没有特别大,至少不比他们过去做首饰大。但这个工作的好处在于,只要想做,就一定有的做,不用担心停工太久,难以维持。他们可以一边做一些其他高利润的首饰售卖,其他时候则做镜框,这样算下来,收入可以比过去翻倍!


    听到这样的消息,谁不愿意来呢?


    而且特鲁瓦还使出了一个绝招,可以临时增加不少金匠——就和其他很多工匠学徒一样,金匠学徒也有很多已经是合格的金匠了,学徒契约年限也到了,只不过行会没有那么多正式金匠的名额,他们就只能照旧做学徒。


    这种情况下,特鲁瓦的金匠行会允诺,只要来到特鲁瓦,在技术水平测定上合格,就能得到正式的金匠身份。别的地方不说,至少这个身份在布鲁多的任意一个城市,都是认可的.可以想象,这一下能来多少有着金匠水平的学徒。这些学徒除非是不知道这个消息,不然哪有不来的?他们只担心特鲁瓦很快招到足够多的金匠,停止这条临时规定——大家都知道特鲁瓦最近要大量金匠的原因,而这种需求总有完全被满足的时候。


    洛伦佐怀着心事,非常仔细地去看那些手柄镜:就像尼斯那些镜商预计的一样,特鲁瓦肯定会推出小镜子。大镜子都能制造,小镜子只会更简单,而谁又会错过这样赚钱的机会呢?


    洛伦佐拿起一面圆形的手柄镜,镜框应该是银质的,镜背和手柄上都镶嵌着漂亮的珐琅:“这个要多少钱?”


    伙计眼睛都不眨一下:“您的眼光真好,别看这面手柄镜没有镶嵌宝石,实际这些珐琅是新来特鲁瓦的大师烧造的,过去曾经服务过两位圣父,所以才能这么漂亮,绝不是那些便宜货可比更重要的是,它不算贵,只要4镑半!”


    洛伦佐露出了犹豫的表情,似乎是不知道这个价格算贵,还是算便宜的样子。伙计见到了,立刻说道:“嗳!这着实不算贵了!您看看,这是真正的特鲁瓦玻璃镜,过去差不多大小的尼斯平面镜、纽伦堡凸镜,这个大小是什么价格?”


    “我实话对您说,制镜工坊给这些手柄镜的镜芯,一同定价都是2镑!在店铺价格不同,都是因为镜框——您瞧,手柄镜框完全是银子做的,用料实在,再加上这些珐琅,1镑半总要吧?”


    “剩下1镑,金匠的工,还有店铺的租金,我们这些伙计的酬劳,都从里面出您觉得昂贵吗?”


    洛伦佐下意识跟着伙计点头说实话,哪怕以他曾经作为海商的精明,也觉得这账算的没错。以一件商品的成本,这样一面手柄镜卖这个价格,完全不贵,都是正常范围内的利润。考虑到这是眼下最时髦、最走俏的商品,没有更多溢价,就算很好了。


    但很快他反应了过来,不在别的地方溢价,由此显得手柄镜非常划算,那就只能在镜芯本身溢价了。特鲁瓦制镜工坊能制造巨大的穿衣镜,这种小镜子应该制作起来很简单。所以如果和同等大小的尼斯平面镜、纽伦堡凸镜一个价格,利润应该大得多。不过想到这里, 洛伦佐仍旧认为特鲁瓦制镜工坊的定价策略没问题——作为特鲁瓦制镜工坊的对手,尼斯制镜业和纽伦堡制镜业,成品比它差也能卖这个价格,它当然尽可以定这个价格!在同等水平的对手出现,并愿意降价前,这都是合理的。


    一件商品的售价,如果真完全由其成本决定,那很多商品也不该是那个价了。


    “你说的很有道理。”洛伦佐点点头,似乎是被说服的样子。


    他看了看那面手柄镜,又拿起另一面手柄镜询问价格。这面手柄镜是青铜镀金的材质,这部分材料成本要低一些,但上面镶的不是珐琅,而是真正的珠宝(较为便宜的珠宝也是珠宝),所以价格还比刚刚那面更贵。


    似乎是经过了一番对比,他还是选择了第一面镜子。准备付账的时候,他以一种仿佛是随便问问的语气,指着挂在柜台后的两排镜子:“请问,那样的壁镜你们也卖吗?一面要价多少?”


    “您打算购买吗?”虽然有点儿意外,但伙计并没有因为觉得这位顾客不像是买方形镜的人,就拒绝回答。而是老老实实道:“那也是一种尺寸的镜子,和穿衣镜、手柄镜一样,镜芯镜框分开计价,所以每一面都有自己的价格。”


    “如果只算镜芯的话,是80镑.这也很合算,是不是?1000镑的穿衣镜的确太贵了,即使是最有钱的大贵族和大商人也会犹豫。但80镑的方形镜就不一样了,真正的有钱人购买一面不算什么。”


    洛伦佐没有接这句话,很像是那种问价之后嫌贵,但又不好意思直说自己觉得贵的人。而伙计也很善解人意,没有再追着推销。


    这次之后,洛伦佐有两天都没有再涉及到特鲁瓦玻璃镜。他一边和特鲁瓦那位律师走完剩下的流程,并整理书籍。一边就像个普通书商一样,向本地人打听特鲁瓦有什么畅销书,是这里有而别的地方没有的。


    同时,他通过一位在特鲁瓦站稳脚跟的尼斯同乡,结识了一个特鲁瓦书商打算将作为遗产的那些书籍卖一部非给对方——虽然原本的打算是,将这批书籍带回尼斯销售,但如果在特鲁瓦就能卖个好价钱的话,又何必再费那个事儿呢?


    “.没有办法吗?或者不需要进入制镜工坊,只是玻璃工坊,可以吗?”洛伦佐和那位在特鲁瓦站稳脚跟的尼斯同乡说道。


    说是来感谢对方牵线搭桥,实际是为了盗取特鲁瓦制镜技术的事.


    对方似乎非常无奈卷进了这件事里——他人在特鲁瓦混得很好了,虽然还是尼斯人,但尼斯那边反而没有他的利益!如果知道帮同乡一个小忙,会导致自己卷进一起商业间谍事件里,他绝对提前远远避开!


    而现在再要躲,就太迟了。这次他和洛伦佐有了往来,不少人都知道。如果对方商业间谍的身份暴.露,自己要解释清楚根本不可能!


    这位尼斯商人只能劝说洛伦佐:“做不到,真的做不到!如果是几个月前,玻璃工坊还比较好接近,他们为了扩张还新雇了好多工匠和帮工。但最近他们看管的很严格,这也应该和制镜带来了巨大利益有关。”


    “对于一个这么大的财源,任何人都会看牢的!”魔/蝎/小/说/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