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其他小说 > 九疑赋 > 第47章 等候
    “闻姑娘这话错了,我自知尚不足以匹配‘才华横溢’四字的赞誉,更不敢贸然担此盛名,又哪里来的毋庸置疑呢,但就‘诗’而言,众位兄长都是个中翘楚,自有定论。”


    九疑低眉敛目,不卑不亢地回应着,她的声音在这片刻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脆而坦诚。


    闻十九娘还想辩驳一番,可又不知从何辩起,只觉九疑还挺有自知之明。


    九疑悄然望向静默不语的闻十七娘,但见其黛眉微蹙,似有万千思绪隐于其中,却并未即时发声。


    她略微整理心绪,复又说道:“世人常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窃以为,只要真情实感,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


    言至此处,九疑的目光再度与闻十七娘的眼神交汇。


    孙六的笑声在此时冲破了短暂的宁静,他拊掌大笑道:“桑妹妹所言极是,今日大家共聚一堂,本就是为畅所欲言,何必过于拘泥于褒贬之间?”


    这话一出,松懈者有之,心弦紧绷者亦有之。


    只见闻十九娘面上神色如烟云般变幻莫测,原本那份因娇嗔而生的微愠此刻已被惶恐不安取代,不禁暗骂孙六这个愣头青,这话不是明摆着说她是在贬损桑九疑么,只好看向闻十七娘。


    闻十七娘一双明亮的眸子不动声色地扫视着四周,而后轻轻颔首。


    还未等闻十九娘组织好语言,那边亭中的俞修已然开口:“孙六所言确有道理,今日之聚,旨在雅集,不较短长。”


    他的话语如同金石落地,掷地有声,见身侧几人皆颔首赞同,又道:“该十三弟了。”


    直至此刻,孙六犹沉浸于俞修说的话,久久未能回神。


    今日这般情景,委实罕见,那个不屑与他同调的俞修,竟然公开赞许了他的言论。


    孙六暗自思量,若父亲知晓这事,定会大感欣慰,毕竟一直以来,父亲都拿俞修作为典范鞭策他,回去可得痛饮几盏!


    毫无疑问,今日魁首又是俞修,那块端砚终究重归其手。


    彼时月华初上,俞修孤身赴四房院落陪俞四夫人用膳,让青枫在九疑与六娘分开之际拦住她。


    “桑姑娘,我家公子命小的在此恭请姑娘,烦请移步至旧时约定之地,公子说有东西要交给姑娘。”


    九疑抬起清澈的眼眸,想问的话徘徊在舌尖,却始终没能滑过唇齿的关隘,终是颔首应下。


    其实......她是想问俞修怎地不将东西交给青枫。


    昨晚明明见过,抚琴之后他送她到竹林尽头时感物兴怀,不自觉地吟了几句。


    她嗫喏半晌也只对着几片掺杂了些微黄的竹叶磕巴着作了两句还算工整的诗。


    俞修只微蜷着手抵在鼻端笑,他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这番言语于她而言如同新月破云,她初次体悟到了诗词的真谛,也是在今日说出这番话时,她切实发现,原来根本不需要刻意去记。


    所以,俞修究竟要给她什么。


    俞修到四房院儿里时,正房灯火通明,已摆了饭,母亲早已在座等候。


    四夫人轻挟一箸鲜嫩鱼片,边品尝边瞥向俞修,随口道:“听闻你在你祖母那要来的丫头还未进里间伺候过。”


    俞修放下玉箸,拭了拭唇角,半起身盛了盏金丝燕窝置于四夫人身前。


    “母亲怎的也开始关注这些日常琐碎之事了。”


    四夫人则抿嘴一笑,随意调侃道:“哪里是我关心,不过是顺口一提罢了,只怕过不了几日,你那祖母又要往你院子添几个既伶俐又貌美的丫鬟呢。”


    俞修知道母亲并未说笑,以祖母的性子的确会这样做,晨起去上房请安还问了絮娘近况,对此,他也只是含笑应对,绕了几个弯也就过去了。


    “祖母的性子......”俞修忆起母亲几乎每日都要在上房立规矩,动辄就受到祖母的诸多“关怀”,父亲身边自然不乏祖母身边的人。


    顿了几息,又道:“母亲受累了。”


    四夫人轻轻点头,她明白儿子话语中的含义。


    最初嫁进来那几年她整日与婆母周旋,既要防止婆母过度干涉他们这一房的事,又要时刻留意夫君身边的莺莺燕燕。


    不过近些年她淡然了好些,随她们去吧。


    正当四夫人优雅地持箸,准备再品味那一箸鲜嫩的鱼片时,就见俞修已起身欲走。


    四夫人微微一愣,柔声询问:“怎就吃了这些?”


    俞修应声道:“饱了。”


    喜欢九疑赋请大家收藏:()九疑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