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边说边向那使者拱手致谢,而使者也笑着连连回应。 可接下来使者说出的话,倒是令刘备深感意外, “皇叔啊,我家主公还说了,如今这曹贼意欲强渡长江对我进攻,您不如率队去黄山口驻防。 那里虽然不是个正规城池,但是防御工事一样齐全,尤其我家主公已经提前下令,将黄山口的驻军全部调走。 这样一来,您也暂时有了落脚的地方,至于帐篷等各种物资,您也大可放心,我家主公稍后都会给您备好。” “这...这好吗,我们远道而来,本就是要与仲谋结成联盟共抗曹贼,但现在这仗还没打完呢,就又吃仲谋的,又用仲谋的,我...我都不好意思了...” 刘备摸着后脑勺,还真有点尴尬地笑着。 是啊,他自己还有点数啊,这上来的第一仗,就让江东先损失了大量飞箭。 可人家孙权不但没怪罪,反而是还安排吃的和住的,看来诸葛亮的话真是对。 只要自己一直和周瑜对着干,千万别纠缠太多,那孙权就会力保自己,来牵制周瑜! 而那使者装的更像,只见他急忙拉着刘备的手,然后连连摆手, “皇叔说甚呢!!!我家主公说了,你我本就是联盟,而皇叔又远道而来,太过辛苦,这点吃的喝的,我家主公还是能负担得起! 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共抗曹贼,那凡事都好商量,就怕皇叔不敢出头,老是躲在我家...呵呵,躲在我家大都督身后,那就不好办了!” 使者说这话时,还故意停顿一下,那意思明显是在提醒刘备,你丫的有点数,知道我家主公给你们这么多好处,到底是为了什么! 刘备一听当然同意,自己本就兵少将寡,手上没钱也没地,能攀上孙权这么个高枝,自己当然乐意! 他那脑袋随即像个拨浪鼓一样,是连连点头, “没问题!没问题!烦请使者转告仲谋,备心中明白,也请仲谋放心,备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江东之主!” 说罢,这俩人又互鞠一躬,接着两人便各自离去。 等进了帐篷,刘备这才拍着关羽和张飞的肩膀,将使者带来的好消息,向这两位好义弟缓缓道来。 “大哥,这么说是我们误会军师了?他这仗没打赢,让您在孙权面前丢了脸,还成好事了?” 张飞瞪着个豹子眼,心里仿佛有一万头羊驼狂奔而去。 “哎,不是误会,而是我们没有理解军师的深奥用意,你看看这一车车粮草足够我们用一段时间了。 看来军师说的很对,孙权用咱们的根本用意,压根就不是对抗曹操,而是替他牵扯住周瑜的力量!” 刘备这时抬着脑袋,满脸都是对诸葛亮满意的神情。 “那俺老张也想不明白,他周瑜明明是江东的大都督,怎么孙权还胳膊肘往外拐,不向着自家人,反而向着外人!真是搞笑!!!” 张飞的智商,当然不会明白这一切了。 否则在历史之中,刘备入驻益州,但荆州却由其二弟关羽镇守。 虽然表面上关羽仍然尊刘备为大哥,但实际上,关羽在荆州的军力部署,已经不在刘备之下。 那时候的刘备,为了怕关羽功高震主,再不认自己这好大哥了,他便痛下杀手,从背后促成了关羽之死。 不过刘备听闻关羽死后的演技,那当然是影帝级别,否则张飞也不会着急地非要点兵去杀,硬是不听刘备劝阻,也要为他二哥报仇。 至于自己这位已经不听话的三弟,刘备果然是没有办法,也只能忍痛下手,再次促成了三弟张飞的惨死。 就这样,刘备以牺牲自己两位义弟为代价,终于是将所有军政大权,全部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而其实这才是一位雄主真正会做的,因为功高震主,是天底下任何一位雄主都非常恐惧的事情。 张飞还是心中不服,现在的他怎么看诸葛亮都不顺眼,但是碍于大哥刘备,他也是骂咧咧地走出帐篷,去外面收拾行李。 倒是关羽却抚着美髯须,笑呵呵地对刘备说道, “大哥,看来这场对战曹贼的战斗,要是输了,咱们大不了带着军队再往南撤。 可要是赢了,咱们也别想着和江东争利,只要能占领荆州这块宝地,咱就算赚到了!” 关羽的话,那正好说到了刘备的心坎,他顿时笑着点了点头, “二弟果然知我!走,让我们一起去黄山口,看看这个紫毛小儿给咱们留的新营地!” 说罢,刘备也阔步离去。 就这样,刘备的一万人马,又浩浩荡荡地离开赤壁,前往了黄山口方向。 于是孙权的五万人马从正东面对抗,而刘备的一万人马,则从正南面对抗。 这两方联盟军已经互成掎角之势,共同应对曹军的随时进攻。 ... 此时的江东军营,周瑜正站在作战地图前面,认真地与部下探讨接下来的作战形势。 可突然有士兵前来禀报, “报告大都督,刘备的一万人马已经全部拔营,正迁往黄山口方向!” “什么!?黄山口!?刘备去那里干嘛!黄山口的驻防可一直由义公(韩当的字)负责,难不成刘备和义公是旧相识?” 一旁的甘宁满脸疑惑,毕竟这韩当也是军中老资格,他怎么能与刘备扯上关系。 “呵呵,兴霸(甘宁的字)此言差矣,刘备突然走了,肯定是主公的意思,本都督估计不用多久,义公就会率领亲兵返回了。” 周瑜听了刘备的动向,原本是心中一惊,但随即又苦笑摇头。 主公啊主公,你当地还是信不过我。 看来当时先主离去,我周瑜就应该交出帅印,然后带着小乔归隐山林。 否则就太不识时务,碍着你孙权掌握大权了。 “怎么可能!主公最信任最看重的就是大都督了!他每次下令,都要提前与大都督商议,怎么可能绕过大都督呢?” 甘宁显然不肯相信,在他眼中,孙权还是个稚嫩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