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网游小说 > 飘在大唐 > 第262章 倾城(5)
    八月初秋,暑气未消。太阳依然热情火辣,天地间紫气升腾。


    杨芳儿手中的短刀在阳光下闪烁,明晃晃地十分耀眼。


    众人看得再明白不过。尽管杨悦嘻笑嫣嫣,却的确已被人挟持了。


    杨芳儿想得也再明白不过,既然不能要胁杨悦,只好要胁李世民与李愔。


    “你想要怎样?!”果然,李世民与李愔同时骇然惊道。


    “你等停手,立刻向我父亲投降!”杨芳儿一咬牙,答道。


    “你父亲?是谁?”李愔愕然问道。


    “安市城主。”杨芳儿向“宫门”楼下一指,到是没说是“大隋皇帝”。


    想来杨芳儿也怕自己说“大隋皇帝”,会激怒李世民。


    楼下一片混战。


    不知何时杨万春的龙袍冠带已不知去向。不过,龙袍之内乃是凯甲,与校场上的众“文武大臣”一样,藏了利剑。只是在混战中,杨万春的皇冠不知去了哪里,发髻也已散开,披头散发,看上去十分狼狈。面上的汗水与血水混合,滴滴下流,脸色狰狞,极为恐怖。


    不知何时,唐兵已攻入校场。杨万春未攻破“宫门”前的魔兵,身后已被唐兵掩杀过来,变成腹背受敌。四万安市兵卒,顷刻之间,已剩下不过万余。


    唐兵却源源不断地涌上来。一队队战锋步卒重甲巨盾,直如铜墙铁壁,一点不亚于“魔兵”。陌刀伸出,杀伤力却比呆滞的魔兵厉害了许多,校场上只听到安市兵卒此起彼伏的苦喊声


    “原来你是杨万春的女儿。”李世民微微皱眉,冷笑一声,“若杨万春肯弃械投降,朕或许会考虑不计前嫌饶他一命。”


    杨芳儿愣了一下,看看楼下的形势,再看看李世民,知道大势已去。李世民说能饶过父亲一命。已是大发慈悲,当下一咬牙说道:“好!一命换一命,你若能放了我父亲,我便不杀公主。”


    李世民微微一笑,说道:“好!朕饶过杨万春,你先放了公主。”


    “然而,我如何能信。”杨芳儿看着李世民。将信将疑,然而杨悦是她唯一的筹码,如何肯说放便放。


    “混涨!圣上向来一言九鼎,何曾失信于人!”不待李世民开口,众卫之中已有不少人大怒。


    杨芳儿吃了一吓,却越发不敢放开杨悦。


    “且不说别的。辽东降将哪一个不是封官进爵!”李愔急忙劝道,“只要你父亲投降,定然不会有错。”


    杨芳儿看了李愔片刻,似是终于有所相信。向城下望去,见到父亲狼狈模样,心下一阵大痛。


    正要开口说话,却听“宫门”前的桥头上站着一人,先已高声叫道:“将军投降吧。”


    原来是东天王。一脸悲悯正在劝降。


    “投降?!”杨万春哈哈大笑。“我大隋子孙岂能投降?!”


    “唐天子仁义,将军便是投降也少不了封赏。何必非要逆天行事”东天王苦口婆心地劝道。


    “封赏?!哈哈哈”杨万春一阵大笑,笑得几乎喘不上气来,半天才止住笑,一指东天王,怒斥道,“杨甲,你也是隋室子孙,却恁得如此没有廉耻,丢尽我大隋皇室颜面,竟然甘愿成为李唐的走狗!”


    “大隋皇室?”东天王摇了摇头,一脸悲哀,淡淡说道,“我算得上什么大隋皇室。我不过一芥草民而矣,不过是过去是隋民,而今是唐民”


    杨万春勃然大怒:“隋炀帝昏庸无道贬你为庶民,高祖皇帝却待你祖上不薄,你”


    “唉”杨甲长叹一声,“将军即明白隋炀帝昏庸失国,当今天子圣明,天下太平,将军又何必非要光复大隋”


    “一派胡言。我大隋基业虽败在杨广手中,却也有圣明之子。我杨万春光复大隋,也定能让天下太平。”杨万春的怒容与血汗结合,更加狰狞,便如厉鬼一般。


    “然而以我看来,若论圣明,赵王要比将军圣明百倍。赵王为了天下百姓,一生甘愿只念一句佛号。将军的皇帝梦,什么时候才能清醒”东天王望着杨万春的一脸狰狞,不由摇头,脸上写满悲哀。


    “好,说得好!”“宫门楼”上突然响起几声掌声,继而落下一阵讥讽大笑,“杨万春你不过是辽东野民,向来依附高丽,不过高丽一犬耳,也敢自称是是隋室之后?”


    杨万春听了,一口气憋住,几乎炸肺。


    不用抬头便已知是杨悦。


    杨悦见杨万春责骂东天王,口口声声自称隋室之后。担心万一杨万春城败被赦,或许会如孙代音、高延寿等人一样,被封为辽东大将,以杨万春的顽固野心,定然会再起波澜。干脆一咬牙,让杨万春声名俱败,免留后患。


    “你”杨万春咬牙切齿,已是暴跳如雷。抬头看时,却见到杨悦被杨芳儿拿住,不由又狂声大笑起来。


    “杀了她!芳儿杀了她!”杨万春怒声嘶叫。


    杨芳儿迟疑地说道:“不行,父亲。李世圣上已答应放过父亲”


    “胡说八道!”不等杨芳儿说完,杨万春已气得睚眦俱裂,张目大叫,“你快杀了她!”


    杨芳儿吃了一吓,心下迟疑,平日却听贯了父亲的话,此时见父亲大怒,手上不住哆嗦,哆嗦片刻,却终是不敢向杨悦喉头刺下。


    “父亲!”杨芳儿痛声叫道,“只要父亲肯投降”


    “混涨东西!”不待杨芳儿说完,杨万春突然从身边的士卒手中劈手夺过弓箭,大喝一声,“我是大隋皇帝,只有战死,怎可投降!”


    弓弦一响,杨万春一箭射出不是射向杨悦,竟然是射向自己女儿。


    “父亲!”杨芳儿悲呼一声,头一偏,箭中肩头,鲜血立时透过白衫荫红一片。


    “不听朕令者。杀无赦!”杨万春狂声大怒。恨恨叫道。


    台上台下不由一齐惊呼,任谁也没有想到杨万春竟然向女儿痛下杀手,真是疯了!


    “混蛋!”杨悦大惊之下不由大怒,“虎毒尚不食子,杨万春连亲生女儿都杀,简直猪狗不如!”


    杨芳儿手臂吃痛,短刀落地。望着父亲几乎不能相信。


    杨悦却挣脱她的手腕,震臂高呼:“安市城的将士听着,尔等原是隋臣,遗留辽东。如今大隋已灭,唐天子顺天应命,天下大治。尔等与其做高丽的降卒。不如回归中原。我乃隋国公主,命尔等归顺大唐,不要再做无畏牺牲!大唐天子仁义,不斩降卒,本公主担保大家必然无恙!”


    安市城众士卒在唐兵的掩杀下,早已绝望。又见杨万春倒行逆施,只怕早已失了心疯。听了杨悦之言,立时有不少安市士卒响应。纷纷抛下武器。


    “大唐将士听令。朕答应隋国公主,不准滥杀安市降卒。若有为者,杀无赦!”李世民见状,不失时机地高声言道。


    校场之上立时一片哗然,叮叮当当一阵大响,所有的安市兵卒皆抛下武器,双手抱头,蹲下身去。


    一时间,除了唐军与众魔兵,校场上只剩一个杨万春孑然鹤立。


    “哈哈哈”突然,校场上响起一阵悲凉大笑。


    不知何处飞来一箭,正中杨万春左目,杨万春笑声不歇:“天亡我大隋,我杨万春虽有心而力不足,愧对祖宗,愧对祖宗啊”


    笑声回荡,所有人一齐注视杨万春。


    又有一箭飞来,杨万春踉跄几步,正中右膝。又是一箭,“噗”得一声,轰然跪倒。


    “大隋子孙,至死不降!”杨万春挣扎着站起身来,兀自怒声呼叫。


    突然,大吼一声,将眼中利箭拔出,向喉间刺下


    “父亲”杨芳儿悲声呛呼。


    “父亲,我听你的话,我定会照做!”杨芳儿大声哭喊,泣涕磅礴。突然,将臂上利箭拔出,回手一转,向杨悦喉间刺下!


    一众皆惊!


    变故突起,不过眨眼之间,任谁也没有想到,杨芳儿在大悲之下,竟然突施杀手。那里还有时间去救杨悦。


    众人惊得几乎忘记呼喊!


    便在此时,一片箫声传来,那箫声其实不知何时奏起,只是此时众人寂静,才听得清晰起来。箫声越来越近,越来越高,仿佛自四八面方而来


    “飞天魔曲”,杨悦早已识得此曲。


    “父亲!”杨悦惊喜地叫道。


    “戒言师父!”李愔反应过来时,看到从楼顶缓缓落下一个人影,原来是正是戒言师父。


    箫声嘎然而止,杨芳儿手中利箭也已轻飘飘落下,只觉头脑发涨,使不出半点力气。


    杨悦怔怔望着戒言师父手中的洞箫,一时头脑转不过来,莫名其妙地望着戒言师父。


    箫声难道不是“父亲”李二郎所奏,而是“师父”?


    “二郎,你来了,很好!”李世民微微一笑,点头喜道。


    二郎?戒言师父原来是李二郎?


    杨悦呆呆地望着戒言师父有点不能相信。一直以来默默保护自己,又陪自己到辽东莫名其妙地对自己好的人,原来是“父亲”!


    “圣上!”戒言师父低眉合什,敛衽行礼。


    戒言师父竟能开口说话。杨悦更加惊得说七晕八素。


    “看来二郎终于想通了。”李世民哈哈一笑,大喜说道。


    “圣上,罪臣”戒言缓缓说道。


    李世民挥手止住戒言,纵声笑道:“青龙,朕的青龙终于肯回来,朕高兴还来不及,怎会怪罪。”


    转头见杨悦呆瓜一样,呆望着戒言师父,李世民又笑道:“她是你的女儿?”


    戒言爱怜地看了杨悦一眼,缓缓点头。


    杨悦方到此时才回过神来,又惊又喜地望着戒言师父,惊呼一声,扑到师父怀中,一时竟然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好,好,好”李世民看着二人,仰头大笑。


    “不见得好!”突然,有人恨恨说道。


    说话之人却是杨芳儿,利箭落下,她已不自觉地坐倒在地。见片刻之间,形势急转,心下大急,突然恨声说道。


    众人这才想起她,一齐望了过来。


    杨芳儿的萝幕大帽早已不知落到何处,一手按住不住淌血的手臂,一双眼睛狠狠盯向杨悦,看架式恨不得吃了她。


    “怎么不好!”杨悦愕然说道。


    “总有一天我会杀了你!”杨芳儿恨恨地道。


    “只怕你再也没有机会!”李愔看了杨芳儿一眼,眉头一跳,眼中凌厉大起,缓缓举起手中青龙剑刺了下去。


    杨悦反而急道:“莫要杀她!”


    “为何?”李愔一怔,手头一偏,不解地望向杨悦。


    与此同时,杨芳儿突然向前一纵,李愔一剑落空,只斩落数缕发丝。


    杨芳儿却已跳下“宫门楼”。楼高数丈,杨芳儿却只是就地一滚,化去下落重力,三点两点,几个起落,没入“皇宫”内院。


    数名卫士追了过去,却四处不见杨芳儿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