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都市小说 > 新式书院在古代 > 86、第 86 章
    定江县的百姓还真的想不到,青山书院的学子居然真的和县衙达成合作修路了,青山书院还搞出了什么修路大赛,对此,大部分百姓的态度是抱有怀疑和不信任。


    这些学子身娇肉贵的,真的能将定江县的路重新翻修吗,还是说,县城的路要遭学子们的毒手,新来的白县令只是借着修路的名头向商户敛财。


    随着修路进度逐渐加快,学子们在县城四处开花,定江县的百姓们才确定,青山书院的学子真的是在和官府进行合作,指导衙役小吏和力役们如何铺出更好的道路。


    老杨头所在的巷子也铺上了清爽干净的水泥路,不管是出去上工还是回家的路上,少了很多的尘土,下雨天的泥泞更是不见踪影。


    他屋门前脏了只管拿水一冲,保管干干净净的,一点痕迹都不留,全部顺着留出小水沟出去了,老杨头心情别提多美了。


    他还试图和其中一个搅拌水泥的力役打好关系,送点好东西,向他买点水泥往家里铺上一条水泥路,下雨天的时候,顺着道儿一走,脚底板一点不脏泥,婆娘也不用骂他到处走,不爱惜鞋子了。


    力役哪能瞧得上他那点东西,在修路队里吃的可比老杨头心疼送出的东西好多了。


    可惜了,力役告诉他水泥都是有定额的,根本给不了。


    老杨头砸吧嘴,看了看正在忙活的力役们,时间还有那么久,他不着急,慢慢打听,总归有人漏点出来。


    时间不等人,老杨头等到他们这条巷子铺好了路,都没能和力役们打好关系,要到一点水泥,还把自家院门外墙贡献出去了,给领队的学子画了条好大的鱼,看着可气派了。


    慢慢地,老杨头发现他们这一片或多或少,都放了点鱼在路上或者是墙上,路的交叉口还放着一座两人高的龟型石碑,上面写着各个巷子街道的方向。


    不止是老杨头一个人眼馋这个修路好物水泥,连出资修路的商户们都是疯狂心动,这个东西好哇,能卖不少钱呢,还能修建宅子,就是颜色丑了点,灰黑灰黑的。


    但是,商户们没能堵到林清和,反倒是见到了几次白琅月,冷汗直冒,他们怎就忘记了,这路可是官府主导修建的。


    水泥方子很有可能早就是官府的了。


    白琅月正好也是要抽时间去找他们,撞到门上了,没理由不把他们留下来,商量一下肥皂的事情。


    无论是百姓还是商户,碍于官府的权威,他们都是能避则避,尽量少与县衙接触。


    县令找上他们,无非就是那么两件事,一为钱,二为粮。


    白琅月也不与他们费口舌,直接就将买卖肥皂一事说了,左夫人是个有远见,精明人物,伸手直接就拿起契约查看。


    即便是县令想压着她做事,那也得看她愿不愿意接受,最后的结果大不了是两败俱伤,谁也讨不了好结果。


    仔细一看,肥皂这件事还真是大有可为,样品白琅月也带来了,顺手让他们试用。


    左夫人闻着清浅的植物芳香,一时之间竟然分辨不清楚,到底是哪一种花香,好像是荷花香,又像是清凉的薄荷。


    白琅月还和他们讲解了肥皂的功效,洁面美肤,洗衣服都可以,林清和还做了不少不同类型的肥皂,就看他们怎么选择了。


    不管其他人是什么想法,左夫人用过肥皂之后,就决定要与白琅月进行合作了,对的,白琅月。


    白琅月并没有使用官府的名义来进行商讨,只是与商户们签订的时候,特别的说明了,让他们去别的府,别的县进行售卖。


    在座的都是人精,哪里看不出,定江县是留给县令自己的,就算不是他的,也是林清和的,这毕竟是林清和想出来的方子。


    左夫人想,这个肥皂一点不比他们平常使用的澡豆差,还多出了不少的别的效果,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澡豆做的。


    事关利益,众人不好和白琅月争,只能他们内部之间讨论肥皂的售卖范围,哪一个人负责哪一个地方,价格相差不要太大之类的问题。


    一旁的白琅月在他们签订好商契后,看了一会儿他们的唇枪舌剑,商定好明日就把肥皂的方子拿来,届时一手交钱已收货。


    水泥他们拿不到方子,肥皂他们还能拿不到吗,别说是肥皂了,青山书院小食堂的方子他们一个也不嫌少,林清和想卖,他们绝对第一个出手。


    谁让书院交流会的时候,小食堂的味道太好了,勾得他们现在吃什么都没有味道,想去吃还没有门路,谁都知道青山书院上上下下都在忙着修路。


    倒是左丘栾会不时带点薄荷水奶茶之类的回家,给左夫人尝尝。


    定江县县城的修路很快就结束了,于铁带着他婆娘和几个儿媳却还不想回家,原因有二,头一个,挣钱了,第二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那就是修路大赛的前三名奖励。


    于铁认为他所在的队伍一定能得到第一名,获得奖励。


    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修路修得这么舒服,有肉吃,活干得轻松,热的时候还有娃子来送水,还和他说什么采访,要把内容写给先生看。


    哟,可把他高兴得,一连说了好多的话,连他年轻时娶亲的事情都说了个遍。


    还重点说了修路干得是不错,就是修路的花样多了点,哪有修路做鱼儿的模型,石雕啥的。


    可是于铁修完路,带着家人回到他修建的区域,诶,那感觉,好像真的和别处不一样,至于是什么感觉,大字不识一个的于铁也说不出什么。


    他还特意领着人看了他做的石雕,是一个类似于锦鲤的石雕,做的时候,于铁就想着锦鲤好啊,老天眷顾着,又幸运又保富贵,吃穿不愁,平平安安,一定要保佑着他的大孙子啊。


    于铁观察着锦鲤石雕,马上就觉察出不对了,上面怎么还刻着一行小字呢,是谁!


    他求着街边的路人,看看哪个识字,能不能帮他看看石雕上的字是什么。


    要是不好的话,于铁可就找杜学子去闹了,为什么找杜学子呢,究其原因就是杜晃帮他写信了,平日还把队伍里小吏与力役们的关系处理得妥帖稳当。


    在于铁心里,杜学子小小年纪,是个能人。


    被拉来的路人一看,承光三年七月廿十五日临川府定江县三石镇于家村人士于铁于此修路刻锦鲤石雕。


    嚯!路人惊了,怎么石雕上还有这些,修路还能这样,这也太好了。


    修路这些日子,他们没少看力役们吃好喝好,光着膀子修路干活,还在做额外的活,他们当时怎么说来着,没有白吃的饭。


    现在看来,他们当初被拉去修路过的日子那可过得太苦了,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巨大的喜悦冲击着于铁的内心,街也不想逛了,东西也不想买了,直奔青山书院门口。


    于铁过来的时候,他们修路第一队都在青山书院那条街道上,还有很多这次一起修路的力役和小吏们,勾肩搭背嘻嘻哈哈地议论着,修路大赛的结果。


    修路第一队的成员们看到于铁就将他招呼过去了。


    于铁一心想和他们分享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就和他们说了,引起其他队伍的关注。


    “什么,你们做的雕像上居然有你们的名字,老子拼劲全力才有三个刻名字的方碑!”这个大概就是蒋川和黎惊雪队伍的人了。


    “你们还能刻名字,我们都没有!”


    “刻名字,什么?”


    “我有,刻下的第一天我就悄摸去看了,真好看,嘿嘿。”


    力役们纷纷惊呼这个消息,有的队伍有,有的队伍没有,脸上的神情各异。


    就在众人议论不休的时候,林清和带着学子出来了,手上还拿着一叠红纸。


    百姓这就知道了,修路大赛的结果出来了。


    林清和看着人群中有不少脸熟的面孔,眉目清朗,带着三分笑意,指挥着学子们粘贴着红纸,覆盖住了之前的修路排名。


    红纸黑字,排在第一个的便是林槐夏带领的修路第一队,不枉林槐夏到处偷师,吸取别处队伍的精华,不断鞭策杜晃和游承安两人,加紧时间赶进度,同时保障好修路的质量。


    其实安先生也没能想到,头名居然出现在他们队伍之中,私以为,宋离风那一队搞石雕,浮雕,女帝小故事的才是第一名。


    无他,安学民本身就是女帝的官员。宋离风此举,不说是赢得了他的心,更是赢得了广大先生的心。


    可能也许,还有远在光都皇帝的心。


    第二名就是宋离风的队伍,女帝探案小故事大获成功,有一家的小孩实在喜欢还央求着爹娘把自家的内外墙垣也刻上女帝的小故事。


    第三名意想不到的是秋宜年的队伍,凭借着过硬的道路质量取胜,可能还有两块刻满了队伍所有人名字的石碑,一块放在修路的开始,一块放在了修路结束的末尾。


    也许正是秋宜年独一份的真心,一开始就把所有人放在了心上,小吏力役们也不可能认认真真地将道路修建得这么好,这么快速,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只比杜晃和蒋川的队伍慢了一步。


    蒋川和黎惊雪惜败第四名,但他们也很满足了,起码在修路课业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不像是排在末尾的学子,也许还要面临着二次修路的可能性。


    反倒是左丘栾和钱先生,修路没有倒贴一份钱,还赚了不少,队伍所在的区域到处都是各种商铺贩卖物品的石雕,石雕上还刻着在哪里。


    这也没谁了。


    最后,林清和还宣布了一个特别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