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都市小说 > 新式书院在古代 > 60、第 60 章
    经过漫长一夜的等待,黎明初晓,源源不断的百姓又涌入了青山书院之中。


    书院交流会一般举办三天,这是最后一天,平常百姓能够进去青山书院的日子了。以后有没有机会再次进入参观,希望渺茫,除非是来此进学。


    因此,许多的百姓都本着,最后一次了,也该带家里的孩子来开开眼了。当然这些都是在村镇百姓的想法,定江县城的百姓早就带着孩子来了又来了。


    他们还带着孩子去了青山书院的蒙童院前,看了蒙童们在庭院中玩耍着新奇玩具,不由得心生艳羡,回到家后闹着也要去青山书院读书认字。


    林清和他们正在紧张地计算着学子们的排名,每有一张糊名的卷子撕开,先生们的表情变了又变,玩的就是心跳。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无限漫长,又极其快速。


    结果,在正午之前出来了。


    青山书院的学子皆位列前茅,就算是倒数如左丘栾的成绩也比其他书院私塾的学子好上不少。


    青山书院当之无疑的第一。


    江缘书院以微弱的优势地保持住了第二的名头,县学屈居第三。


    林清和明白,这次青山书院是占了题海战术,心理战术的优势,往年的书院交流会的题目被他们研究得明明白白,又加之出了一部分的举人题目,强度大,难度高。


    顾院长带着牵强的微笑离开了青山书院,剩下的江缘书院先生学子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歇下了在青山逛一逛的心思,跟着离开了。


    倒是其他书院私塾的人,从公布排名榜后兴高采烈地在青山内闲逛。


    排名榜粘贴的位置在青山书院大门口边上的墙壁上,人来人往,只要是认字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大家的排名。


    其他书院私塾的排名可能靠后,但有了这样一张排名出现在百姓面前可不一样了,大家都能看到他们书院的实力,不像以往,书院私塾的名字都不知道,想要招收学子还是靠学子之间的口口相传。


    县学乔教谕的心情也是相当不错,县学初建,第一次在定江百姓面前出现,就取得了排名第三的成绩,证明了县学的实力不俗,若有学子想要进学,县学可以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有一席之地。


    当属江缘书院顾院长心情最不高兴了,被老子压一头也就算了,还要被儿子压一头,传出去名声都不怎么样了。


    世人只知状元姓甚名谁,又有谁知探花榜眼的大名。


    同理,江缘书院,再一次的输了。


    林清和可不知道顾院长怎么想的,在他的计划里,青山能获得前三都算赢了,谁知道学子那么给力,不仅第一个交卷,还得了头名。


    林清和高兴坏了,决定给此次出战的学子一次免考的机会。


    随着书院交流会的圆满结束,青山学子苦逼的考试月告一段落,重新回到了平常制定的考试周期。


    谢天谢地,青山学子终于感受到了这样平常的考核周期,令人和善。还能上野外求生课,出去吸收新鲜自由的空气,缓解来自学业上的压力。


    青山学子决定宣布野外求生课,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白月光。


    尤其是平常考核的时候,还能抽出点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就比如,左丘栾在空闲时间,把自己的经营心得都小小地写上了半本。


    一切都如林清和预想地那样,步上了正轨,而他也在着手建立着水泥坊。


    林清和掐掐时间,小师弟差不多回来了。


    一想到,小师弟回来,林清和就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可以轻松一半下来。


    可惜,林清和千算万算下来,漏算了刘县令给白琅月留下了一个大烂摊子。


    任谁都没有想到,今年的税收居然是刘县令自掏腰包填上空缺,他不敢私自在定江县内增加税收,就为了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定江县,下次能平调或是升迁。


    刘县令也是下了血本了,结果还是出了小舅子上街欺压民女的事情,判完案子,他就马山收拾行李,回光都吏部述职了,在等待的两三个月里,心情极为忐忑。


    所以说,实际上的定江县已经是个财政赤字,发不出衙役工钱,正面临破产边缘的官府了。


    如果,刘县令再晚点走,怕不是还要自掏腰包给衙役捕快们发工钱了。


    难怪,林清和邀请衙役们来青山书院模拟科举下场时,那么积极。


    再不积极就没米下锅吃饭了。


    定江县的大家都很想念新的县令。


    千呼万唤下,白琅月在七月十七的日子回来了定江县,还带来了林清和心心念念的新先生。


    不过,白琅月没有第一时间回到林府,转道先去了定江县衙门。


    林清和此时还在欣慰地看着已经开始自主自发卷起来的学子了。


    特别是秋宜年和游承安,他们两个人的时间原本就比别的学子少,为了不比别人差,已经开始在闲暇的时候,双人互相出题抽问了。


    今天的林清和在青山没有课要讲,但不妨碍他去看学子在学海中挣扎,林清和觉着,这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林清和的爱好是比较损人的,他看完之后,回去还把这些学子出糗的行径记在了本子之上,和其他先生们一同分享,以待下届家访或者是什么时候开家长会的时候,拿出来说说。


    那场景应该蛮有趣的。


    难得轻松愉悦的一天结束了,在林槐夏嫌弃的目光下,两人一起回了家。


    林槐夏现在还记得那日,当着爹娘,一众先生面前,这个男人又开始吹,往自己脸上贴金,爹爹居然还给他打补丁,真是令人意外。


    好在,晚上被骂了,不然,林槐夏真是会怀疑世界是否真实了。


    刚刚进门,林清和就发现了家中气氛大不一样,来往的下人们行色匆匆,面上神色俨然。


    连林清和都能发现的事情,林槐夏肯定也发现了。


    两人相视一眼,同时开口。


    “小师弟回来了。”这是林清和。


    “家中有客人来访。”这是林槐夏。


    “来一个。”林清和眼中闪动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林槐夏不甘示弱,“来,你给我代课,我去做水泥坊。”


    水泥是两人共同研制出来的,水泥坊的建立也是兄妹两谁有空谁就去照看进度。


    “好。”林清和的感觉十分强烈,每次小师弟从别处回来的时候,林府就会娘亲指挥得团团转。


    每个人的神情像极了现在这个样子。


    林清和对他能赢得这次口头上的比赛,信心十足。


    两人走到正厅,揭晓答案的时刻就在现在。


    一走进正厅,林清和发现果然是他心心念念的小师弟,笑了。


    “小师弟,你可终于回来了,我想死你了。”林清和边说边走到白琅月身旁的椅子坐下。


    “小师兄。”林槐夏朝白琅月一笑,“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叫人通知我们一声。”实则心里懊悔,要为哥哥代课了,好烦。


    “说什么混账话,好好说话。”林启春听见林清和这么黏黏糊糊跟白琅月说话,脸色都不好看了。


    说实话,白琅月太久没有听到小师兄跟他这么说话,是有点想念。


    毕竟,没有哪个人能像小师兄一样直率地把心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好。”林清和嘴上说着好,但是连林启春的脸都不看,就是你说的你的,我看我的。


    “小师弟,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上次我给你写的信,你有没有带几个先生回来啊?”林清和看到小师弟后,才想起,好像,小师弟的回信,他忘记看了,也忘记回了。


    都怪书院交流会,把他的时间都占完了,回家倒头就睡,早就忘记了看回信。


    “你听听,说的什么话?”林启春听到了林清和的话,气得向木竹秋告状。


    木竹秋拍拍林启春,“那么久才能见到面,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三从小一起长大,聚起来说话要什么分寸,你也别掺和了。”


    林启春郁闷了,怎么娘子不和他站一边。


    白琅月失笑,“小师兄,我回的信上都有,你怎么没给我回信啊?”


    林清和尴尬,抓瞎,“小师弟,谁知道书院交流会这么忙,你的信我一拿到就想打开的,哪知道来事了,结果我给忘了。”


    林清和一边说一边注意着白琅月越来越失落的眼神,赶紧说道:“我今晚就看,马上给你回信。”


    林槐夏这时幽幽来了一句,“这个回信,还是那个回信吗?”


    林清和怒,“小四月,愿赌服输,不要迁怒。”


    “你们又拿我的事来玩。”白琅月幽幽地来了一句,比林槐夏有过之无不及。


    林清和急得都要冒汗了,嘴巴一个劲打瓢,“不,不是,哎,小师弟,你,你,听我说,小师弟。”


    他越是着急越是说不出话,解释清楚情况,差点急得用手打自己不听话的嘴巴了。


    “我看着小四月和琅月这么有默契,干脆你们俩直接成亲,了结我和你爹的两个心愿,我们夫妻俩死也值了。”木竹秋突然出声打断他们的谈话。


    林启春眼前一亮,“这个好,娘子,这个好,怎么样,你们要不要成亲,青梅竹马又知根知底,成亲了还能一起住在林府,两全其美啊。”


    林槐夏手上夹的菜都掉了,眼前一黑又一黑。


    她简直惊呆了,这么可怕的想法娘怎么产生的。


    回旋镖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扎在了她的身上。


    林槐夏发誓,以后再也不挑拨他们师兄弟俩的关系了。


    和白琅月成亲太可怕了,林槐夏听到这话,不亚于听见,和林清和成亲。


    脑袋爆炸。


    哪个好人家的妹妹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兄长成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