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供六郎还是清闲的。”
齐三郎“咱们齐家出来五郎这个状元,现今西柳村的孩子都以五郎为榜样,读书都上进着呢。村里的孩子到了年龄,家人都给他们送去的书塾。我爹娘也劲头大着呢,他们一定会好好供六郎读书的。”
赵氏一听村里的都以五郎为榜样,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读书好,读书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赵氏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了这两句诗,竟然记得如此清晰。
杏儿笑着恭维她“五郎是状元,状元的娘出口也能说两句诗文哩。”
赵氏呵呵笑了起来,“老婆子也不记得从哪处听来的,就感觉很是有理儿,就记住了。老婆子觉着这说的没错哩。”
杏儿笑“我也觉着没错,你看咱家五郎学问好,就娶了桃娘这么个好看的娘子。”
杏儿是完全拿捏了赵氏,她夸五郎,夸苏桃,比直接夸赵氏还让她受用。
赵氏喜得不行,一冲动跑去里屋拿了个银戒子给杏儿,美其名曰住在京城也要有个京城娘子的样子。
赵氏手上戴着个金戒子,是苏桃孝敬她的。
苏桃手上没有饰物,她怕刮碰到朗哥儿。
长者赐不敢辞,杏儿高高兴兴地收了赵氏给的戒子,甜甜地向赵氏道谢。
娘儿几个又开始闲话家常,齐三郎一早招呼着朗哥儿出去玩。
齐三郎爱带着朗哥儿到处跑,朗哥儿还是很愿意跟着他的。
齐三郎抱着朗哥儿去了门口,走到外院时,还能听到堂屋里传来几人爽朗的笑声。
半下午的时候,喜子送齐三郎跟杏儿回庄子上去了。从庄子上回来的路上,又去何家接了云姐儿回来。
云姐儿一下了驴车就跑回了堂屋,抱着朗哥儿没命的稀罕。她亲了亲朗哥儿的小脸蛋,惹得朗哥儿咯咯直笑。
赵氏等两人亲热够了,开口问云姐儿“在盈姐儿家玩得开心吗?”
“开心,盈姐儿家好大。她翁翁婆婆,大伯三叔四叔都跟他们一起住在里面。盈姐儿有个自己的小院子跟咱们这么大,院子里还有个秋千,可以荡很高很高。”
云姐儿伸着手比划着,朗哥儿仰着头看云姐儿比划。
云姐儿不只是初次去何家,她也是初次见到两座并起的五进院落,心里难免会震惊。
“还有好多姐姐在盈姐儿的院子里帮着她做事,我们荡秋千,姐姐们不坐只推我们。”
赵氏、苏桃都笑盈盈地听云姐儿讲。
云姐儿说完,拿起桌子上赵氏的茶盏喝了一口茶,才发现朗哥儿一直傻愣愣地盯着她看。
她蹲下身子抱住朗哥儿,朗哥儿咯咯笑了起来。
“姑姑下次也带朗哥儿去吧,姑姑推着朗哥儿做秋千。”
朗哥儿嗯了一声,又引得三人笑出声来。
苏桃感慨,“何家原来这么好的?!”
云姐儿嗫嚅道“也、也不是很好,盈姐儿的娘又给她院里换了个管事妈妈,这妈妈很严厉,总是管着盈姐儿。她娘还给她请了女夫子回来,盈姐儿说过几天就得去家中私塾里上课去了。”
云姐儿虽然不讨厌兰婆婆,但是一想到上课还是心有余悸。
他们家多好,阿娘疼爱她,阿姐宠着她,还有朗哥儿陪她玩。
盈姐儿伯叔家的哥哥弟弟都在自家院子里,还要去私塾读书,根本没有人陪她玩。
她就只能跟院里的姐姐一起玩,她娘给她请了个绣娘在家里教她绣荷包手帕,这些云姐儿决定不跟她娘和她阿姐说。
因为之前她娘也让她阿姐教她绣荷包,绣荷包真真的是无趣,她不喜欢。
她怕她一说,她娘再想起来了,又让阿姐教她绣荷包。
她宁愿多练几个字,都不愿意绣荷包。要荷包不能去绣坊里买一个吗?她阿姐开的绣坊里的荷包手帕多好呀。
还有绣着狸奴的扇面儿,两面都狸奴还都不一样哩。
云姐儿是在绣坊里见过世面的。
盈姐儿拿出自己绣的荷包给她看的时候,她还挺看不上的。
于是,她就跟盈姐儿说,她阿姐的绣坊里有两面都绣着狸奴的扇面儿,每一面都狸奴都不一样,眼睛亮闪闪的,跟真的一样。
盈姐儿没有见过,她颇有些不信,云姐儿应承她下次去她家就送她一个有两面狸奴的圆扇。
盈姐儿高兴地拿出自己所有的小东西让云姐儿挑,云姐儿知道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她没有拿。
云姐儿只说,既然说要送盈姐儿一副圆扇就会送给她,不需要她拿东西换。
盈姐儿的女使都在旁边伺候着,自然把两人相处的情形事无巨细地都报给了何二太太知道。
第188章 何家相邀
云姐儿说要送盈姐儿一把团扇,她想起来就跟苏桃说了。
赵氏只听云姐儿说要送盈姐儿团扇,便说“哪天让你阿姐带着你去扇子铺里挑一把去。”
“阿娘,我答应盈姐儿要送她一把绣着狸奴的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