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辞旧迎新。
一大早就被折腾起来的云姐儿跟朗哥儿也没有哭闹,高兴地给翁翁,婆婆磕头拿压岁钱。
天刚蒙蒙的时候,两人撑不住又去睡了回笼觉。
之后便跟往常一样,许大娘家的巧枝儿和顺子过来给齐老二、赵氏拜年。
苏桃见了顺子眼睛都亮了起来,她还是等到顺子磕完头才拉着他说话。
“顺子,我爹回来了吗?你们什么时候到家的?”
出去大半年,顺子变得更加沉稳了,他拱手向苏桃恭贺新禧,而后说;“咱们是除夕夜到的家,老太爷也回来了,这时候在杏林巷呢。”
苏桃听顺子这样说,很高兴,恨不得马上跑去杏林巷。
可是等一下铺子里的掌柜跟账房杨先生就要过来了,她便忍住了。
她问顺子“此行还顺利吗?”
顺子恭敬答,顺利。
顺子除夕夜很晚才到家,齐贺安排了喜子出去投送贺岁的刺束。
他安排完喜子,出了书房走到院里的苏桃跟前。
顺子正在给苏桃回话,见了齐贺忙躬身贺岁。
齐贺回应,便见顺子眼底黑青一片,这一看就是很久没有休息好了,遂柔声说“阿桃,明儿岳父一家就过来了,先让顺子回去好好休息吧。”
苏桃不是没有看到顺子一脸的疲累,她只是太想知道她爹的情况了。
听齐贺这样一说,也赶紧点头,嘱咐顺子回去好好休息。
明儿是朗哥儿的周岁,不管是京城还是临阳都有抓周的习俗。
周岁的一应事儿,赵氏提前一个月都已经准备好了,她就怕挨着岁节准备不周全慢待了她的大孙子。
苏桃拉着齐贺的手,笑意盈盈,“相公,我爹平安回来了。”
齐贺轻声附和“平安回来就好。”
今岁自是跟往年一样,齐贺守在书房里收别家递来的贺岁刺束,并给来投送的仆从发红封。
赵掌柜,杨先生,梁娘子,先后来到,拜过年之后便都告辞了。
翠丫、杏儿做了一桌子饭菜,大家吃了之后,各自回房休息。
第171章 初二
正月初二,朗哥儿的周岁诞辰。
在西柳村的时候,齐家并没有特别讲究着给家里人过生辰。
往常,到了家人生辰这日,赵氏也只是多煮几个鸡蛋,一家人一起吃。
到云姐儿生辰的时候,赵氏会拿煮熟的鸡蛋给她滚滚灾。
来了京城也是一样,就连翠丫,喜子生辰这日,她都给煮鸡蛋吃。
朗哥儿周岁了,这是他过的第一个生辰,也是全家第一个办生辰宴的。
跟所有人生辰那日一样,赵氏早上煮了好几个鸡蛋。
昨儿朗哥儿睡得时间久了,今儿一大早就起来了,他也不嫌冷,起来就在院子里玩。
他牵着自己的小木鸭噔噔噔地跑。
赵氏追过去抓住他抱着回来堂屋,她拿过一个鸡蛋,用手接着从朗哥儿的头顶慢慢往下滚。
朗哥儿好奇地盯着从他身上往下滚的鸡蛋。
有两年经验的云姐儿在旁边告诉他,“等一下滚完了就给朗哥儿吃,这是消灾的。”
朗哥儿望着云姐儿,动了动小嘴。
云姐儿看着朗哥儿又说了一次,“朗哥儿别急,等一下就给朗哥儿吃鸡蛋啊。”
朗哥儿盯着云姐儿的嘴巴看,半晌冒出一个字,“吃。”
云姐儿眼睛发亮,惊喜地叫了声“阿娘。”
赵氏自然也听到了,小胖墩儿说出的第一个字,竟然是“吃”。
赵氏喜不自禁又忍不住调侃他,“大孙子啊,你娘可是说你最先会说的是姑姑呢,你可好,先会说的竟然是“吃”。”
赵氏点了点朗哥儿的鼻尖儿,“小吃家。”
朗哥儿咧着嘴笑,盯着鸡蛋又说“吃。”
赵氏哈哈笑了起来,抱着朗哥儿坐到了椅子上。
云姐儿站在旁边,赵氏把手里的鸡蛋递给了她,低头对朗哥儿说“让姑姑给剥。”
朗哥儿盯着赵氏的嘴看,赵氏就教朗哥儿叫“婆婆”。
赵氏一字一顿道“婆~婆。”
朗哥儿动了动小嘴儿,没有叫出来。
赵氏再要教他,他不听了,转过头盯着给云姐儿手里的鸡蛋。
云姐儿不一会儿就剥好了,她拿着鸡蛋往朗哥儿的嘴边送,送到跟前就停住了,朗哥儿伸头去咬,她就拿着鸡蛋往后撤。
朗哥儿盯着云姐儿叫“吃。”
云姐儿把鸡蛋收回来,对朗哥儿说“姑姑给你吃,但你得叫姑姑,叫了姑姑就给你吃。”
朗哥儿盯着云姐儿的嘴巴,他好像已经找到了学说话的诀窍。
云姐儿学着赵氏的样子,盯着朗哥儿说“姑~姑。”
朗哥儿看看云姐儿,又看了一眼云姐儿手里的鸡蛋。
嘴巴非常用力地冒出个,“不~”
云姐儿惊喜地抬头看着赵氏,“他说不,是不是姑?”
赵氏笑着点头,云姐儿伸手摸摸朗哥儿的头,笑嘻嘻夸赞“朗哥儿真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