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阿桃分卷阅读24
屋里请。”冯氏把门往两边推到底,请了她两位进门。
冯氏稍稍走在前头,把她两位引进了正堂,请了她二位就坐后,拿盘子装了一盘果点,给两人跟前倒了两碗茶水,也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两位媒婆客气的喝了一口茶,坐在上首的王婆子开了口“家中小娘子年芳几何?”
上个月苏家出了那样的事,王媒婆她们自是知道的,但是她们做的是喜事,自然不能拿出别人的痛处过来作说项,故作不知,中规中矩开场。
“明年就及笄了。”冯氏答。
王婆子“可曾婚配。”
冯氏“未曾婚配。”
王婆子一拍大腿“就说喜鹊枝头喳喳叫,有喜事要来到。”
都是媒婆们的客套话,冯氏只陪着笑。
王婆子见冯氏也笑容满面,顺口接着说“听说你家小娘子清丽脱俗,善良贤淑。那西柳村的齐家托了我二人来为他家郎君提亲来了。”
冯氏听的认真,王婆子开始夸赞齐五郎
“齐家小郎君一表人才,相貌堂堂,人品端正,还饱读诗书。
虽是农家子,却已经考取了秀才的功名。
听说明年八月就要参加乡试了,到时候再中个举人老爷的功名,去到京城官家老爷跟前再一考,中个状元什么的,咱家小娘子就等着做官夫人吧。”
王媒婆一通夸,说完她拿起茶碗喝了一口茶,让对面的冯氏稍作考量。
王婆子说得倒是跟周大娘说的差不多,冯氏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做媒婆的那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冯氏点了头,打铁趁热马上接着说
“这门亲事要成了,那可真是一段难得的美好姻缘。”
说着从随身的腰包里拿出来齐家给她的粗贴递给了冯氏,
“这是他家的情况,你看看。”
冯氏不识字,哪能看得懂,好在昨儿周大娘也详说了齐家的情况,她没有不同意的。
假装看了看,进内室拿出了她家一早就备好的粗贴给了媒婆。
粗贴已经更换,就是开了个好头。
媒婆们也不再啰嗦,又说了几句吉祥话儿,就拿着苏家的粗贴告辞回去向齐家报喜。
第17章 提亲
送走两位媒婆,冯氏把苏桃从屋里叫出来。
这是阿桃的终身大事,得给她说一声。
“阿桃,你周大哥帮你相看的这个秀才公,今儿请了媒婆来提亲,娘应了。”
嫁谁不是嫁,苏桃倒是无所谓,她点了点头,算是回应冯氏。
想起来李家的事来,冯氏还是堵心,好在老天开眼,这又说下一门还算好的亲事。
她大包大揽应了齐家想要结亲的好事,也是有她自己的成算的。
“李家的事,娘心里始终过不去。
齐秀才这边是你周大哥相中的,品性指定靠得住,娘等不到你爹回来就同意了。
娘信你周大哥的眼光,他读过书,又在县城经营书肆,他见得人多又明理。
还有如若不能给你再找个好的婆家,娘每日每日都睡得不安稳。”
冯氏说着说着伤感起来,李家那事儿真是让她不能释怀。
“只一点儿,这齐家不如李家那般家底儿厚实。”
苏桃想讨她娘欢心,调皮道“阿娘,你女儿也不是那嫌贫爱富的人。齐家的提亲你应了就行,爹在家还不是要听你的意见。”
说着说着苏桃感伤起来“还有李家那事你莫要再放在心上,咱日子往前过,总往后看免不了伤心。”
“俺的小闺女长大了。”冯氏感慨着拍了拍苏桃的手背。
“娘听那说书的说,女子这一生,有两次投胎,一次是出生,一次是嫁人。你生在咱们家没有办法选,娘也想你嫁个好点儿的人家,后半生才能顺风顺水。
只娘太过着急了些,没有看清李家是那等忘恩负义的钻营人家。
你周大哥看中的这齐五郎现下还是个穷秀才,你嫁过去免不了要有一番操劳,娘只求佛祖保佑那齐五郎明年能中个举人。
穷秀才,富举人,他中了举人老爷,你的日子就能好过了。就是他考不中举人老爷,他还可以开个私塾,算计好了日子也能无忧。”
冯氏又灵光一闪,接着问道“之前咱们去镇上坐车,路上遇到个去镇上卖小猪仔的妇人,你还记不记得?”
苏桃点头。
那妇人就是西柳村姓齐的人家,西柳村能有几家姓齐的,她猜齐秀才很有可能就是她家的郎君。
“娘猜她有可能就是那个齐五郎的娘,你看她年轻有干劲,看着爽爽利利,想来是个好相与的,以后也少些婆媳不睦的烦忧。”
以往冯氏都是拿阿桃作小孩子看,可想着明年她就要及笄,那边齐五郎也有十八九。
这亲定下来后,说不得明年年初就得成亲,难免说得多了些。
苏桃听她娘说,她傻愣愣地点头,一时之间不知道她娘怎么懂得那么多,她平常也就是在家照顾兔子,照顾她和她弟弟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