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穿越小说 > 吾兄冠军侯 > 第206章 敦煌郡失守?这哪是动乱,明明是叛乱啊

第206章 敦煌郡失守?这哪是动乱,明明是叛乱啊

    领旨后,霍光便随着宫里的人,离开了大将军府,骑着大黑马一路直接来到南大营。


    此刻。


    南大营里调配给霍光的一军兵马,已经列队好,正迎接霍光到来。


    汉朝的一军,兵力差不多在五千人左右。


    待霍光到来,五千将士们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呼喊声:“恭迎车骑将军!”


    霍光微微皱眉,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这时。


    宫里来的宦官,对霍光说道:“博陆侯,这排场还可满意否?”


    “嗯”


    霍光从喉咙里哼了一声,连嘴巴都懒得张开。


    听到霍光的哼声,那宫里来的宦官当即又说道:“既然博陆侯满意,那请穿上将军铠甲吧?”


    说完。


    宦官便给了身后人一个眼神示意。


    随即。


    车骑将军的专属铠甲,便被端了上来。


    霍光点了点头,随即,走到营帐里,将铠甲换好。


    出来后。


    那宦官当即拍马屁道:“诶呦,博陆侯穿上这铠甲,真是太威风了,颇有骠骑将军大司马的风姿。”


    风姿


    霍光的嘴角抽了一抽,然后说道:“后面还要做些什么?”


    宦官这次说道:“博陆侯,该点将了!”


    说着。


    宦官拿出一张张木牌,跟霍光说道:“这些,都是南大营不错的都尉,博陆侯想点谁,点他就行!”


    都尉,其实就是校尉。


    不过校尉相比于都尉,更加自由一点。


    霍光随便点了四个都尉,最后一个名额,则是留给了林耀青。


    可问题是。


    霍光并没有在名册上看到林耀青的名字,于是便问道:“我想点一校尉,为何这上面,没有他的名字?”


    宦官闻言,便说道:“博陆侯说下是谁,我给您查查。”


    “校尉林耀青!”


    听到霍光的话,宦官点了点头。


    随即。


    手下的人便去查了,很快,对方便回来说道:“禀报博陆侯,林耀青乃副校尉,不在名册上。”


    “副校尉?”霍光挑了挑眉,问道:“本侯直接让他升为校尉,你看可以么?”


    那宦官闻言,当即回道:“自是可以。”


    随即。


    林耀青便被带了过来。


    霍光看了林耀青一眼,对他点了下头,随即开始检阅校场上这五千名士兵。


    这些士兵中。


    有一半都是经历过漠北之战的老兵。


    另外一半则是新招募的士兵。


    对此。


    霍光还是比较满意的。


    等做完这些,霍光和自己管理下的五千兵将有了个初步的互相了解。随后,没耽搁太久,直接就从南大营开拔,朝着西凉出发。


    西凉。


    又称凉州。


    乃是雍州古名改之,至于改它名字的人。


    毫无疑问,就是当今的汉武帝刘彻了。差不多在***前,公元126年的时候,给它改的凉州。


    为何要改名凉州?


    据说是五行中,雍州属于金行位置,土地又寒凉,于是就这样改名为凉州了。


    这片土地,位置偏属于河西。


    当初匈奴人,就曾多次染指凉州。


    不过。


    他那英明神武的兄长霍去病,河西之战两次大捷,使得匈奴人已经多年没有染指这边土地。


    军队从南大营出发,前往凉州。


    由于是向城西进军。


    路上刚好经过霍光造纸的工业园区,便停了下来。军队继续前进,自己则是骑马来到马场。


    董薰依旧在这里负责看守马场。


    两人见面后。


    霍光从大黑马上跳了下来,看着董薰那逐渐长开了的面容,霍光笑了笑,道:“累吗?”


    董薰摇了摇头,然后又问道:“你这盔甲?”


    “盔甲?”霍光低头看了自己身上一眼,随后,展开双臂,展示给董薰看,问道:“你看看我这车骑将军铠甲帅吗?”


    董薰皱眉,道:“帅是什么意思?”


    “额就是威风,好看两者结合的意思。”霍光淡淡说道。


    这时候。


    董薰点了点头,仰头望着霍光,说道:“霍光,一段时间不见,你长的好高哦,都高一个头了。”


    “呜呜呜。”


    “我怎么不长了啊!”


    看着董薰那可怜的小模样,霍光用手摸了摸她的头发,说道:“你在女孩子中不矮啦,算高个儿了。”


    董薰的身高,估摸在一米六五左右。


    而霍光的身高,已经有一米八的样子了。


    按照西汉的说法,应该是身高八尺有余这个样子。现在霍光才十五岁,往后要是再继续长个子,说不定也能达到九尺有余,跟孔夫子一个高度。


    不过。


    有些人过了生长快速期,后面就不长了。


    霍光也不知道自己十五岁后,还会不会再长个子。


    董薰摆了摆头,道:“讨厌,又把人家头发弄乱了。我又不是小狗,你老是摸我头干什么。”


    霍光耸耸肩,道:“好吧,不多说了,我要带着军队走了。”


    听到霍光的话,董薰眼中有一抹失落,问道:“去哪?”


    “凉州有些动乱,可能是受到匈奴影响,也可能是前些年大旱导致,贼寇猖獗。陛下封我为车骑将军,带领一军兵马,前去平定他们。”霍光解释了一句。


    话落。


    他就再次上马。


    这时。


    董薰走到大黑马面前,理了理它头上的那一撮光滑发亮的毛发,说道:“大黑,你一定要把霍光平安带回来哦!”


    霍光骑在马上,脚踏着马镫,俯身下来,凑近董薰跟前,嬉笑道:“喂喂,小妮子你说错了吧,应该是本将军把它平安骑回来才对。”


    “哈哈哈。”


    “走了!”


    话落。


    霍光便骑马离去,留给董薰一个帅气的骑马背影。


    很快。


    他便与前方行军部队会和,由于这五千兵乃是步兵,所以行军速度并不是很快。


    漠北之战,南大营数万战马都在和匈奴骑兵的冲锋中跑丢了。


    那一战。


    最严重的还不是兵员的损失,而是辛辛苦苦培养的战马,损失了三分之二。


    这使得后期汉武帝出征匈奴,很难再做到漠北之战时那样,战马数量充足。


    现在霍光率领南大营一军兵力,前往凉州剿灭流寇,并不是对付那些匈奴骑兵。所以朝廷拨给自己的,只有步兵。


    长安与凉州隔着不算太远,一日功夫,军队便已经行至安定郡,再由安定郡进入武威郡,并在此处稍作休整。


    霍光这五千兵马乃朝廷派遣的军队,一入凉州,自当是被武威郡太守知晓,当即款待了一番。


    次日。


    休整了一夜后,霍光本想领着军队开拔。


    这时候。


    武威郡太守告知他,凉州刺史今日过来,这才使得霍光没有天一亮就继续率领军队行军。


    如果把郡看成现代的一个市,州看成省。


    那么。


    太守就相当于市长,刺史就是今日的***了。


    刺史一到。


    霍光瞅了他一眼,便直接问道:“你就是凉州刺史?”


    刺史回道:“博陆侯,在下就是凉州刺史周博!”


    能坐到刺史这一位置,说明也是有些手腕的人。


    霍光看着面前这中年人,淡淡问道:“既然你是凉州刺史,那本侯也不拐外抹角的说话了。我就直接问你,这敦煌郡为何发生如此严重的动乱?”


    凉州刺史周博说道:“霍将军,这敦煌郡发生的事,我也不想的啊。”


    “前些年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


    “再往前几年,匈奴人长长南下入侵,不说敦煌,就连武威郡这边子民都居无定所。”


    “这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可又要活下去,自然就落草为寇了啊。”


    听到这话。


    霍光顿时皱眉,呵斥道:“周刺史,你这话,在我面前说说不要紧。要是传到陛下耳中,担心你的脑袋。”


    “三年前的大旱,朝廷拨款甚多。”


    “那些钱,足以保你一州百姓吃食。有吃的,他们为何还会为贼寇?”


    听完霍光的话,那凉州刺史一脸悲伤的样子,说道:“博陆侯居住在长安,有所不知啊。”


    “旱灾发生后的粮价,那是一天比一天高。”


    “何况远水解不了近渴。”


    “朝廷拨款需要审批,拨款下来运送需要审批,钱财到手需要审批,用到手的钱财购买粮食又需要审批。”


    “等买好了粮食,运送过来,旱灾都快过去大半了。”


    “我凉州的百姓,哪有那么多的口粮,支撑到后面粮食到来呢?”


    听到这话,霍光微微皱眉。


    他想着。


    所谓的审批,不会就是现代社会中的各个部门间互相踢皮球吧?


    不过。


    很快霍光就摇了摇头,道:“周刺史,你这话不太对吧?旱情发生,当特事特办,又怎么处处刁难!”


    然而凉州刺史却是摇头,道:“将军,本刺史没说刁难啊,就是特事特办,才审批下来。”


    “如果不是特事特办。”


    “估计都审批不下来呢。”


    霍光瞅了眼凉州刺史周博,微微挑了下左眼的眉毛,问道:“三年前的赈灾钱款,凉州没有官吏出现贪腐现象吧?”


    听闻此话,这周博当即起誓道:“本刺史对天发誓,我凉州绝无官吏昧着良心贪此钱财!”


    话音落下。


    突然一道亮光闪过,不久,天空上一道剧烈的轰鸣声响起。


    “轰~”


    天上打雷了。


    霍光看着凉州刺史,嘴角微微一咧,说道:“凉州官吏那么多,你周刺史就算再有本事,又怎能确定没一个官吏贪了其中钱财呢?”


    “还有。”


    “阴雨天,还是别胡乱起誓的好。”


    凉州刺史周博闻言,当即改口道:“底下官吏本刺史摸过底,真没有发现贪赃枉法的事情。”


    “不说那些小吏。”


    “反正官员们,是没有做过这事。”


    官员,指的是官。


    小吏。


    就是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执法人员了,像一些后世的捕快,衙役这些,在汉朝都属于小吏。


    嗯。


    没错。


    霍光的父亲霍仲孺,就是一名小吏。


    这些人。


    你说多拿了一两袋米粮,霍光还会信。


    你说他们贪?呵呵,他们能贪什么?他们连赈灾钱财的事项都接触不到,贪个鸡儿!


    天空中,依旧电闪雷鸣。


    霍光伸手打断了絮絮叨叨的凉州刺史,然后问道:“行了,钱财的事情,本侯暂且不问。”


    “现在,西北方向的贼寇情况,可有什么向我汇报的?”


    周博闻言,当即拉来身边一人,说道:“将军,这事您问敦煌郡太守刘备就好。”


    “等等等,刘刘备?”霍光顿时瞪大了眼睛,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周博见他这番模样,当即说道:“将军莫要误会,他姓刘,但与皇家关系不大。否则,也不会成为敦煌那等苦寒之地太守。”


    很明显。


    凉州刺史周博以为他把敦煌太守误以为是皇家的人了。


    其实。


    霍光之前一直住在长安,皇家的刘姓,早就见多了,自当不会如此大惊小怪。


    汉武帝刘彻都见了不知道多少次,一个刘姓,就算他是皇室宗亲,也不至于让霍光这副模样。


    主要是初次听到刘备这两个字。


    这就不得不令他联想到在《三国演义》里的某位皇叔了。


    汉朝人口不算多。


    但有个很有意思的是,那就是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


    以刘姓来说,就那些王侯子嗣,同名同姓的都不知道有多少。


    汉武帝推恩令下,那些王侯忙着天天造人。


    人造的太多了,取名又费劲,像一些不得势的子嗣,基本上就随便取个名字,也懒得查询别的王侯子嗣有没有取过这个名字。


    假如你穿越成刘询,一出生就是在贫苦人家,过着流亡生活。家里也从不告诉你皇室的事情,你会想到自己是未来的孝宣皇帝么?


    不会!


    因为同一时期跟你同名同姓的王侯子嗣太多了。


    你在中山靖王,就是刘备先祖那里随便抓,都能抓出一大把起来。


    想通了这点后,霍光也不再纠结此刘备非彼刘备的事情。


    只是看着这位敦煌郡的太守,霍光有些好奇,便沉声问道:“你既然为敦煌太守,理应在敦煌郡待着,为何跑来武威郡呢?”


    敦煌郡就是流寇祸乱西北的起源地方。


    因为此时的西域都护府那边,还没有归附汉朝。


    所以。


    敦煌郡无疑就是汉朝的边疆地带。


    边疆地带,那是又苦又乱。


    有流寇滋生,也是正常情况。可正因为流寇动乱,敦煌郡太守,理应坐守敦煌才对,怎么还到处乱跑呢?


    这时。


    敦煌郡太守给出了答案。


    “霍将军,敦煌郡已经丢了。十八路流寇匪徒,联合将敦煌占领,我这个太守,是仓惶逃命出来的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