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穿越小说 > 吾兄冠军侯 > 第177章 新式武器!传说中的边区造手榴弹

第177章 新式武器!传说中的边区造手榴弹

    当炸药包弹药被轰出去后,一股恐怖的气浪从这十门飞雷炮上传来。


    一时间。


    大有飞沙走石的感觉。


    汉武帝倒是站直了身子,没有被这气浪卷跑,但也顾不得身边的美人了。


    细小的飞沙灰尘拍打在脸上!


    疼倒是小事,关键是令人睁不开眼睛。


    此时!


    一旁的李夫人,可遭了殃。


    她身子娇弱,气浪袭来,吹的踉踉跄跄,好不容易站稳了身子,可还来得及说话。


    一道道天雷落地般的轰鸣声,犹如在耳边炸响,令她一时失聪。


    但这不是主要的。


    主要的是天雷声停下后,那爆炸产生的第二道气浪,比之先前更加凶猛,直接将李夫人掀倒在地,不复之前的高贵气息。


    待这股气浪过去,灰尘消散,汉武帝看着身边的美人被吹倒在地上,当即将其一把拉起,说道:“爱姬为何躺在地上了?”


    对于汉武帝的问话。


    此时此刻的李夫人耳朵里正轰鸣着,根本听不到汉武帝说什么,在被汉武帝拉起来后,当即摇摇头,说道:“陛下恕罪,刚才白日打雷,声音巨大,弄得臣妾耳朵听不见了,不知道您在说什么!”


    汉武帝倒是没有暂时性失聪,听到李夫人的话,当即说道:“哪是什么打雷,刚才响声就是这飞雷炮的威力,真大啊!”


    “哈哈哈。”


    “霍光这小子,倒是没骗朕,总是能给朕搞点新花样出来!”


    作为一代雄主的汉武帝,不仅没有被刚才的爆炸吓到。


    反而因为飞雷炮的威势,感到兴奋。


    一旁的李夫人见陛下喜笑颜开,嘴巴说个不停,可又听不见说什么,心中稍稍有些急躁,便大声说道:“陛下你说什么,臣妾听不到啊!”


    原先美艳的李夫人,经过气浪卷起的风沙一吹,顿时有了些许蓬头垢面的感觉。


    此刻。


    汉武帝见她听不见自己说话,当即便命令羽林军,将李夫人带下去找医工问问怎么回事。


    而刘彻本人,则是留下来查看那飞雷炮。


    手掌轻轻触碰了下飞雷炮的炮身,上面还残留着开炮后的余温。


    幸亏每门炮都只打了一发。


    不然此刻手摸炮管,怕是要烫起泡来。


    “好东西,来人,传我命令,让步兵还有民夫,火速将这十门飞雷炮运往前线,务必在大将军卫青找到匈奴骑兵前抵达,不得延误!”汉武帝直接下令道。


    那些羽林军的士兵听到陛下的命令后,当即按照吩咐做事去了。


    很快。


    这十门飞雷炮便被运走了。


    看着飞雷炮轰炸过的痕迹,汉武帝对其威力赞不绝口。


    这时,汉武帝刘彻对身边跟随的侍卫金日磾说道:“你去一趟太史令司马谈家中,告知他今晚上观星台看星象如何!”


    前身的匈奴王子的金日磾,当即对汉武帝说道:“诺。”


    应答一声后。


    金日磾便去找太史令司马谈去了。


    到了夜晚,汉武帝于观星台上,等太史令司马谈夜观天象结果。


    至于这司马谈何许人也?


    他乃是司马迁之父,有着渊博的学问,号称是“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其才学,远在他儿子司马迁之上。


    但为何没有司马迁出名?


    因为司马迁著作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可司马迁著作《史记》的缘由,仅仅只是继承他父亲的遗愿。


    司马谈于《史记》的关系,就像高鹗于《红楼梦》一样。世人只知《红楼梦》出于曹雪芹之手,却不知后四十回为高鹗续上。


    但与高鹗不同的是。


    高鹗是续写曹雪芹的《红楼梦》,而司马谈是先著作《史记》,后由其子司马迁完成。


    此刻的司马谈,坐于观星台之上,仰望星空。


    刹那间。


    他忽然大喜道:“陛下,大吉之象,大吉之象啊。”


    “您看!”


    “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五星,乃是先秦所谓的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


    不理解?


    那就当成常说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


    而司马谈所说的话。


    其实与后世口口相传的一句话很相似,叫“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但这句话不完整。


    完整的是!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


    把它用在汉武帝时期,并不合适,因为这是汉宣帝弄出来提升军队士气的话术。


    汉武帝时期,则是司马谈刚才说的那句话才对。


    而且!


    那句话也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一书中。


    所以出处是毫无疑问的。


    至于“中国”一词,也不是我们现在广泛意义上的认知,而是指代为中原之国,即是说现在的汉朝!


    此时。


    听司马谈大言吉兆,汉武帝当即也激动万分。


    虽然他看不懂天象,但联想到今日那飞雷炮的威力,便相信司马谈的话。


    于是。


    也忍不住感叹道:“五星聚于一舍,代表朕出兵伐匈乃天意,必胜!”


    “天意不可违。”


    “哈哈哈!”


    漠北荒原上,卫青所率领的军队正在艰难的前进。


    大汉朝与匈奴人的这一仗,乃汉武帝筹划已久。


    身为大将军的卫青,自然知道自己这一仗绝不能有闪失,也绝不能无功而返。


    只是。


    自来到匈奴人生存的漠北之地后。


    一行人,压根就没有见到匈奴人的影子,连户牧民都见不到,就更别说匈奴骑兵了。


    没办法。


    此时汉朝出兵声势浩荡,若仅仅只有分成两队的十万骑兵。


    匈奴人可能还不害怕。


    最主要是。


    十万骑兵身后,还跟着十多万步兵,以及数之不尽帮忙运送物资的民夫。


    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


    步兵自然比不过骑兵。


    但毫无疑问的是,步兵的战斗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尤其这还是汉朝的步兵。


    放在任何时期。


    步兵遇到骑兵,那就是单方面的被屠杀。


    但汉朝的步兵不同。


    汉朝的步兵,那是能与强悍的匈奴骑兵硬碰硬干架的存在。


    匈奴人的骑兵,本就是不会配合,不会战术。只遇上卫青率领的精锐骑兵都打不过,这再加上身后跟着十多万步兵与民夫。


    那不跑的远远地才怪!


    路上,霍光与大大将军一道骑马前行。


    不知道是出于无聊,还是为了打发时间。两人在骑行的路上,大将军卫青突然出言问道:“霍校尉,你对本将军将李广支走,有何看法?”


    霍光本不想提这事情。


    见卫青都问了。


    霍光便说道:“以我对大将军的了解,应该不会做出此事。所以斗胆猜测一下,这应该是陛下的命令,出于对李广老将军的年迈考虑,怕他误事?”


    卫青瞟了霍光一眼,随即点头道:“伱倒是聪明,不过,这只是其一,还有另外两种原因的考虑!”


    霍光微微侧首,说道:“愿闻其详。”


    卫青方才说道:“其一便是如你所说,李广老将军年事已高,此次对匈奴人的战争又事关重大,不容有失。”


    “其二,老将军历经三朝,为抗击匈奴流过很多血,陛下不想看到耄耋之年的老将军死于匈奴人的刀下。”


    “其三,我军舟车劳顿前往漠北,一路艰辛,将士们疲惫不堪。而匈奴人的骑兵以逸待劳,如若他们在前方埋伏我军,会使得局面很被动。这时候,若老将军能从侧翼迂回杀出,将比他成为前锋大将更有用!”


    听完大将军所说的三个原因,霍光心中微微一动。


    这前面两个原因?


    怕不是是汉武帝的意思,后面的一个原因,估摸着才是大将军的想法。


    汉武帝刘彻说是对李广老将军的关怀,其实不然。


    早年间李广曾站错队,难道陛下真的忘了此事?


    其实不然!


    否则,连卫家三兄弟都能襁褓封侯,陛下想给李广封侯,那岂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汉朝虽说是以军功封侯,但这是汉武帝啊。他封侯,可是能破例给没有军功的文臣的。


    更何况李广!


    军队在漠北直驱前行了两天两夜,已经能看到这边溪流中有很多被匈奴人投放病死的牛羊尸体在里面。


    看到这些。


    霍光连忙对卫青说道:“大将军,您看,这边溪流中已经有匈奴人将得了瘟疫的牛羊扔在溪流中了,幸好先前士兵们没有饮用路上的溪流,否则怕是要生病啊!”


    卫青点了点头,随后下马,走到溪流边观看起来。


    这腐烂的尸体,带着一股难闻的臭味,飘散在空气中。


    说实话。


    若不是大将军过去,霍光都不愿靠近一点,只想着离它远远地。


    但卫青此时却对霍光招手道:“霍校尉,你过来一下。”


    “诺!”


    霍光此刻也只能捏着鼻子走了过去。


    等靠近后。


    霍光问道:“大将军这是发现了什么吗?”


    “是有些发现!”卫青点点头后,用捡来的树枝挑动了下那牛羊的尸体,道:“你看这只死去的羊,其腐烂程度,并不严重,说明也就是前些日子才被匈奴人故意投放在这里的!”


    听到卫青的话,霍光紧皱着眉头问道:“大将军的意思,是说,我们再往前行走几日,有可能会碰到这些匈奴骑兵么?”


    大将军却是摇头道:“双方军队都在前进,匈奴骑兵只顾逃窜,而我汉军又不知方向,几日内,怕是不会碰到。”


    “怕就怕万一,舟车劳顿的情况下。”


    “匈奴人在前方故意设伏,我军要是毫不知情,一头扎入匈奴人的埋伏,怕是会损失惨重呐!”


    对于大将军的话,霍光也是点头同意。


    兵者,诡道也!


    匈奴人虽然用兵不如汉人,但对方又不是傻子,难保不会故意在前方设伏。


    行军打仗。


    可不是儿戏。


    若不警惕一些,怕是真要阴沟里翻船了。


    霍光想了想后,说道:“大将军说的极是,可属下才疏学浅,不知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还望大将军指示?”


    卫青则是淡定地说道:“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军队还是要继续前进,只能加大前方探马士兵数量,同时,略微放低行军速度!”


    霍光点头道:“知道了,大将军,我这就去吩咐人做去。”


    “嗯。”


    卫青点了点头,哼了一声。


    见大将军卫青同意后。


    霍光二话不说,直接飞快地逃离这里。


    尸体腐烂的臭味,实在太难闻了。被那股味道熏得,霍光感觉自己的大脑都快停止思考了。


    也不知卫青舅舅怎么视若无睹正常待在那研究问题的。


    整了整盔甲,霍光再次翻身上马,对着行军的士兵们说道:“大将军有令,放缓行军速度,加大探子数量,去前方探索情报!”


    “你们把我的话,逐传下去。”


    “别传错了。”


    “.”


    于是,卫青军团的行军速度,又再次放缓了下来。


    而在这放缓的两天内。


    后方用以保证物资供应步兵和民夫的队伍,加急运送上来一批好东西。


    按理说。


    这批物资上来后,应该首先通知大将军卫青才对。


    可偏偏这批运货的步兵将其事情先告知了霍光,道:“霍校尉,这是陛下加急从长安那运过来的货物,为此已经累瘫了无数马匹,终于在今日送到您手上!”


    霍光皱着眉头,问道:“为何先通知我,而不是大将军?”


    那人连忙挠着头,不知如何回道,便道:“上面只说了交于您,没说交于大将军啊!”


    霍光此时还不知道木箱里装的是啥,听闻此话,只得皱眉道:“那这里装的都是什么?食物还是兵器?又或是盔甲?你打开给我看看!”


    “诺。”


    步兵只负责听从上面的安排,自然也不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


    听到霍光的话后。


    他便打开了木箱,入眼望去,满满一箱子的铁疙瘩,全部绑在一根短小的木棍上面。


    负责运输的人哪里见过这个,当即问道:“您看,都是这些东西,我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然而此刻。


    霍光的眼神中已经迸发出一道精光来。


    这玩意别人不认识!


    但他肯定认识啊。


    这是类似于边区造的手榴弹,非常原始简陋,其设计图当初也是霍光一并交于汉武帝刘彻手上的。


    此刻!


    终于是造好,并且运过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