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穿越小说 > 吾兄冠军侯 > 第092章 赵王奏劾!张汤定有大阴谋

第092章 赵王奏劾!张汤定有大阴谋

    和兄长霍去病习练了武艺,出了一身汗后,霍光便回到大将军府上洗了一个澡。


    洗完后。


    那叫一个舒坦。


    换上干净的衣服出来,看着大将军府上比往日热闹,他便知道又来人了。


    一打听。


    原来是平阳公主来到大将军府上。


    看着舅舅卫青那忙前忙后对平阳公主献殷勤的样子,霍光有些想笑又不敢笑的感觉。


    没办法。


    这毕竟是大将军年轻时可望而不可及的女人啊。


    见状。


    身边的卫伉便嘟囔着嘴说道:“父亲也太丢人了,好歹是個大将军,怎么面对个公主就如此卑躬屈膝的。”


    这小胖子自从他娘生病后,倒是没以前那么闹腾了。


    当然。


    你要是以为他懂事了,那是不可能的。


    霍光听后,淡淡一笑,道:“这话可不敢说呦,咱舅舅还有你那姑姑,也就是皇后娘娘,当年可多亏了这位贵人,才有如今的地位。”


    “说是卑躬屈膝,不太对。”


    “应该说是感激吧...”


    其实霍光想说是舔狗,但他怕卫伉跟自己拼命。


    毕竟是人家老爹。


    因为汉代重孝,所以你骂人不要紧,但是别侮辱人家父母。侮辱人父母,那是真会不顾一切跟你玩命。


    甚至杀人后,官府知道原因,都不会管这事。


    辱人父母者,该死!


    卫伉顿时摆摆手,说道:“嘁,真感激的话,送点钱不就行了,用的着卑躬屈膝嘛!”


    “额...”霍光揉了揉额头后,耸肩道:“人家是公主,应该不缺钱。”


    然而。


    卫伉此时却是对霍光神秘一笑,说道:“不不不,公主现在很缺钱。你知道吗,老表,公主这次是被他夫君夏侯颇给气的跑出来的!”


    气的跑出来的?


    这话怎么说...


    霍光想了想,问道:“怎么个气法?”


    卫伉没有回答,反而对他问道:“老表,你知道酒楼那些歌姬,平阳公主为什么那么大方,全部送给你吗?”


    霍光摇摇头,道:“你就直接说,别问我啊,我要知道,还用听你说。”


    卫伉这才说道:“也是,那我就直接说啦。”


    “这平阳公主调教的那些讴者,本来是为了结交贵人,送于他们的。结果没想到,其中一大半都被夏侯颇这家伙给强行霸占了。”


    “公主那时气不过,才将讴者全部送给了你。”


    “当然,其中多多少少也有看在我父亲的份上。”


    讴者,就是歌女的意思。


    嗯。


    也就是指此间乐酒楼的那些歌姬。


    霍光此时皱了皱眉,问道:“你说的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想到过。诶,你怎么知道这事情的,不会是一个人在这胡说八道吧?”


    卫伉此时满脸不悦的拍了拍胸口,道:“我宜春侯是胡说八道的人吗?”


    “告诉你。”


    “这些都是平阳公主跟我父亲哭哭唧唧时,我靠在墙角偷听到的。老表,你可别出去乱说啊,我只对你一人说了。”


    哭哭唧唧?偷听?


    好家伙。


    隔墙有耳,说的就是你卫伉啊。


    霍光顿时皱了皱眉,道:“那平阳公主就是因为这个,气的跑出来的?”


    卫伉又是神秘一笑,摇摇头,否决了霍光这一说法。


    随即。


    他臭屁一番后,得意地开口说道:“公主跑出来的原因,你肯定猜不到。”


    “我告诉你!”


    “完全是因为她发现了夏侯颇与前任汝阴侯,也就是夏侯颇的父亲夏侯赐的妻妾通奸的事情,实在气不过,这才跑了出来。”


    我擦!


    又是这事...


    汉朝怎么老是会有这种事情!


    霍光顿时摇摇头,有些无语。像汝阴侯这类人,以他们的贵族身份,就算欲望过剩,也完全可以娶更多的妻妾啊。


    汉朝可是很鼓励生育的。


    但他却选择搞自己的父亲的妻妾,真是脑子有病。


    这边霍光跟卫伉聊着话,忽然一个奴婢就跑了过来,说道:“霍议郎,宫里来人了,说是陛下给了诏令,让你入宫参与朝会。”


    朝会?


    汉武帝的朝会,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中朝,一种是外朝。


    中朝朝会,很简单,就是尚书令、侍中、议郎等等,与皇帝亲近的人商讨一些国家大事问题,更偏属于皇帝私人一点。


    而外朝朝会,就多了。


    有三公九卿朝会,还有群臣朝会等等。


    霍光想着,陛下这次诏令自己入宫,应该就是中朝。


    于是也没多想,便跟着宫里来的人一同入宫。


    只是。


    这次去的宫殿,和以前去的宫殿明显不是一个地方。


    看上去,更大,更正规一些。


    像第一次成为议郎时,接受陛下考核去的宫殿,明显更小,位置更偏僻一些。


    宦官进去通报不久后,便出来跟霍光说可以进去了。


    于是。


    他这才走入正殿中。


    只是这一进去。


    霍光傻眼了。


    怎么这么多不认识的人在里面?陛下的侍中,有这么多吗?


    诶!


    不对!


    怎么赵王刘彭祖也在这里。


    霍光见到赵王刘彭祖的时候,顿时脸上多了一份惊讶之色。若不是自己视力极佳,他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眼花了。


    按理说。


    刘彭祖乃赵国封王,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才对。


    陛下的朝会,怎么会请他来。


    可当他又看到了御史大夫张汤后,霍光顿时明了。原来这是三公九卿朝会,又或者是群臣朝会。


    可问题是,这样的朝会,他一个600石俸禄的议郎,还不够资格吧?


    当霍光进来后。


    宫殿里。


    百官同时看向霍光。


    而霍光则是走到中间,行大礼后,道:“臣霍光,拜见陛下。”


    此刻。


    汉武帝刘彻位居高位,看着霍光淡淡说道:“霍议郎,朕之前曾策问你,每逢冬季,我大汉子民便多有挨不过寒冷冻死,这事该如何解决。”


    “你说,以西域白叠子可解决御寒一事。”


    “现在朕派人取回来了。”


    “但是西域那些种植白叠子的农夫却说,我汉朝土地不宜种植这种农物。”


    “你说,该如何是好?”


    棉花籽取回来了吗?这么快!


    霍光有点小惊讶,原本他以为还要过上一两个月来,没想到比自己的预想提前了。


    看来。


    前两年兄长出兵攻打河西,打通去往西域的道路后,交通上就方便了很多。


    不过汉武帝为什么会问他,汉朝的土地不宜种植棉花?


    前世他可是记得,到处都能种棉花啊。


    难不成,是种子的原因?


    或者说....彡彡訁凊


    那个老农也是个砖家!


    霍光不清楚,但思索一番后,便开口回道:“陛下,请问白叠子可否已经种下?”


    汉武帝听后,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大农令颜异,示意他来回答这个问题。


    于是。


    颜异便走到霍光面前,自我介绍道:“霍议郎,本官乃大农令颜异,白叠子的事情,全权由本官负责,所以,我可以作答。”


    好家伙。


    随便出来一个,就是大农令,位居九卿的大官啊。


    霍光顿时不敢怠慢,说道:“您请说。”


    颜异点了点头,道:“白叠子刚运回来,虽说还未种植,但是,一同请回来的那些西域人说,我朝土地,并不适合这种作物。”


    “而此事关乎以后,百姓冬季御寒,兹事体大。”


    “所以。”


    “我便先向陛下奏明此事。”


    好家伙。


    原来都没种下试试。


    霍光顿时松了一口气,说道:“都还没有种植,就担忧土地问题了,大农令是不是太过于谨慎了?”


    “国之大事,不谨慎不行。”大农令颜异说道。


    “也对!”霍光点点头,随即向汉武帝刘彻拱手道:“陛下,大农令言之有理,鉴于此,臣想出一法,可破解此番担忧。”


    汉武帝微微皱眉,道:“说吧!”


    霍光便直接说道:“既然那农夫说汉朝的土地不行,那就从西域运土回来,进行栽培。”


    “运土?”


    此话一出。


    朝堂上,百官纷纷质疑起来。


    其中。


    更有官员站出来直接指着霍光骂道:“真年幼无知,胡口乱言。陛下是为天下黎民百姓,度过那凛冬苦寒,方才要种那白叠子。可天下百姓何其多,仅是运土栽培,怕不是比愚公移山还蠢。”


    突然被官员指着鼻子骂了一顿。


    霍光略有不爽。


    随即瞪了对方一眼,淡淡问道:“恕我眼拙,敢问同僚如何称呼?”


    “吾乃丞相长史边通!”说话的官员略带傲慢地样子说道。


    边通?


    还有姓边的长史?霍光记得,丞相长史不是李文、朱买臣、王朝三人吗?


    什么时候来了个边通!


    噢!


    对了,那李文已经被张汤噶了。


    好吧...


    霍光随即转头看向汉武帝刘彻,问道:“陛下,臣可否为自己提的意见据理力争?”


    “当然可以。”


    汉武帝微微颔首,虽然他听到霍光刚才的言论大为不解,但出于对霍光的了解,相信自有说法。


    于是。


    便没有阻止。


    而霍光得到汉武帝刘彻的同意后,当即看向丞相长史边通,说道:“边长史,本议郎问你,你确定听懂了我刚才提出的法子吗?”


    “哼,不就是说把西域的土地运过来种植白叠子吗?真是笑话,这等人力物力极其耗费的愚蠢办法,亏你这个议郎也提的出来!”边通像是吃了火药一样,对霍光大声呵斥道。


    然而。


    霍光听完后,没有半点生气,只是淡淡笑道:“果然,越是无知的人,就越犟的厉害。”


    边通一听。


    顿时更为恼火,问道:“我无知,再无知也不会提这种蠢办法。”


    “蠢?哈哈,边长史,敢问一句,你种过白叠子吗,你懂白叠子的种植吗?”霍光问道。


    边通所学,乃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说人之术,身份尊贵,曾任济南王国相。


    不过后期因故失官,现在只给屈尊于丞相长史的位置。


    但也不算低了。


    这样身份尊贵的一个人,不说白叠子还没普及到汉朝来。就连大汉朝现在最普通常见的农作物,估计都没有碰过。


    一个从小生活在贵族圈子里的人,有几个人种过地?


    就像后世,某些千金大小姐生活优越,连“土”是什么都不知道。


    还种地?


    哼!


    你还不如让他们问何不食肉糜呢。


    边通被霍光一问,当即皱着眉,说道:“霍议郎,本长史跟你讨论的是你的提议,你不要把事情矛头转移到本官身上。提出建议的是你,不是我边通。”


    霍光听完哈哈一笑,道:“没有没有,边长史勿要误会。”


    “我问你这个事情!”


    “就是想确认一下,你是真无知,还是假无知。”


    “现在确定了,你是真无知。”


    边通一听,当即就要开骂道:“你...”


    好在这时位居高位上的汉武帝刘彻及时打断,哼道:“好了,不要吵了,霍光,直接解释你的办法。”


    “诺!”


    霍光对汉武帝一拱手,随即说道:“我说的办法很简单,运土,是因为大农令说西域的农夫说莪们这里的土地不适宜种白叠子。”


    “那很简单,用他们的土,打模具。”


    “模具不需要多少土,只要一手握住即可。每个模具里,放上一粒种子,幼时悉心照料,等模具里的西域土壤不能提供足够养分时,便可直接带着模具移植栽培到我朝的土地里。”


    “这就好像我们人哺乳小孩,那小孩刚出生,谁不是悉心照料?”


    “等五六岁时,谁还会那么费心管着在?”


    “只要大人们给口饭吃,孩子就能活下去。同理,这种植白叠子也是如此。”


    一通话说完。


    朝堂上众人顿时皱起了眉头,虽说拿哺乳小孩来类比种植白叠子有些滑稽,但却不无道理。


    一时间。


    那些反对的官员中,声音便小了下去。


    其实。


    霍光的这个方法,是根据前世记忆,在老家的时候,看到那些老人们都是这样种植棉花的。


    甚至很多东西都可以这样种植。


    比如西瓜,水稻等等...


    霍光见朝堂中反对自己的声音少了很多,随即又拱手说道:“陛下,这只是臣第一条建议罢了。”


    “其实臣并不认为,我大汉朝土地真不能种植白叠子。”


    “所以!”


    “臣霍光还有第二条建议,抽样调查各郡各县肥沃土地,取土来,用第一条建议说的办法,打造模具,进行栽培,看其白叠子长势如何,后期再分别进行断定何地更适合种植白叠子。”


    汉武帝刘彻听后,顿时眼睛一亮,看向颜异,问道:“大农令认为此二条建议如何?”


    颜异随即回道:“臣惭愧,未曾发现不妥之处。”


    汉武帝听颜异此话后,又看向百官,道:“各位呢,可同意霍议郎所言?”


    群臣立即回道:“臣等亦未发现不妥之处。”


    汉武帝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允了霍议郎所言。此事,交予大农令颜异去办,霍光协同。”


    “诺。”


    霍光和大农令颜异同时回道。


    至此。


    有关白叠子的事情,在朝会上便算结束了,汉武帝看向百官,顿时说道:“今日有些匮乏,若无事,诸位便散了吧!”


    然而。


    这时候。


    赵王刘彭祖却站了出来,拿着笏板说道:“陛下,本王有事奏。”


    汉武帝微微皱眉,虽然猜到他所为何事,不愿听奏。但在百官面前,只能说道:“王兄有何事奏?”


    只见赵王刘彭祖顿时老泪纵横地说道:“本王要为吾太子刘丹讼冤,那江充只是阴险小人,完全是在诬陷小儿。本王愿意从赵国境内,挑选勇士抗击匈奴,愿以此赎刘丹罪。”


    听到这话。


    汉武帝顿时大怒,挥臂一摆,喝道:“不允!”


    见状。


    赵王刘彭祖随即话锋一转,说道:“既然陛下不准此事,本王就奏劾御史大夫张汤。”


    “张汤身为御史大夫,乃朝中重臣。”


    “其掾史鲁谒居不过区区四百石俸禄,这张汤竟然不顾朝廷颜面,为其按摩双足。”


    “本王怀疑,张汤与这鲁谒居之间,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大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