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都市小说 > 逆兰(重生) > 第43章
    阶下的美人“……”


    呜咽的动静陡然消停了一瞬。


    沂王唇角动了下,又压下去“越来越会胡说。”


    兰宜确实是胡乱抓的借口,见能糊弄过了,就不吭声,往外张望了一下。


    她这个位置比帘子后看得清楚多了,只见美人满脸泪珠地抬起头来,泣声道“王爷别赶我走,我是自愿来服侍王爷的,只求王爷怜惜一二。”


    兰宜又看沂王。


    怎么说,她的好奇心一般是有限的,但这样的事毕竟不多见,就在面前发生,怎么也得看一看。


    沂王也看她“你现在接着处置吧。”


    兰宜“……”


    热闹不是好看的,容易把自己看进去。


    她不算太烦恼,就势道“要先请问王爷,巩昌伯是谁?我不认得,恐怕失了分寸。”


    沂王没拒绝为她解惑,只是语调微凉“是一个甚有眼光的人。”


    “……”这算什么回答。兰宜又看向窦太监,窦太监笑了,道“禀夫人,王爷就藩以后,这里便空置了,巩昌伯眼光好,看上了,寻了太子殿下的门路,又买通了宗人令说话,终于请下赐宅旨意,搬了过来。”


    兰宜眨了眨眼“——哦。”


    她可真是没想到,原是这么个渊源。


    “可惜呀,”窦太监拖长了声音,“巩昌伯搬来不到一个月,就被发现他经手过的一批军械有问题,还贪污吃空饷,再一查,府里狗屁倒灶的事情也不少,加到一块儿,去了爵,抄了家,本人流放,一家子贬为庶民,这里自然是住不得了。”


    兰宜忍住惊讶,看了一眼阶下变得不敢抬头的美人。


    怪不得府里有巩昌伯府的杂物,只怕是败落得太快太急,连家什都没来得及收拾齐全。


    窦太监鄙夷地也往阶下扫了一眼,声音放重“老奴觉得,这人的福气,都是有限的,不知道惜福,福气也就离他而去了。”


    这个总结,兰宜可不信。


    哪有那么巧的事,巩昌伯本来厉害得连亲王宅子都能抢占去了,一占到手却倒了霉?


    天色已晚,她没再多考虑,向窦太监道“请这位姑娘出去吧。”


    窦太监利索地答应了,这回没客气,直接指挥两个下仆把还在幽泣的美人架了起来,拖着就往外行去,美人试图挣扎,哪里挣扎得过,像来时一样,飞快地消失在了院门外。


    沂王立着,这次他算是亲眼目睹了,却偏还要问上一句“你就把人撵走了?”


    兰宜诚实答道“我担心她会行刺王爷。”


    把人家业都弄没了,好好的伯府小姐沦落成不知名美人,在她想来,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


    沂王“……”


    他终于也露出了一种无语的表情“你以为谁都能伤到本王。”


    第38章


    近千里的路途安排得再周到, 以兰宜的身子也避免不了劳累,大约因着这个缘故, 尽管一到京就生出了事故, 兰宜夜里还是睡得很沉。


    早上被侍女轻唤才醒来。


    今天会很忙碌,沂王的请见奏表已经递上去,宫里随时可能来人, 即便今日来不了, 她和沂王也要依大礼穿戴好了,以备传召。


    宫里来的人比预想得还快些。


    巳时初


    ,就有小内侍带了口谕出来,宣他们去觐见。


    侍女们一阵手忙脚乱,最后确认过兰宜由头至脚都没有问题,方扶着她出门上车。


    车行不了多远, 到宫门口, 就要下车来步行了。


    兰宜并不紧张,她不过是来做个陪衬, 宫里这样的地方,沂王不会让她乱说话,也不敢冒放任她的风险, 有什么事, 他必然拦在头里, 她只需保证自己的体力,别累倒在半途就行了。


    说不定都用不着面圣。


    不是说进了宫就一定能见到皇上的。


    “沂王爷,沂王夫人, 老奴奉成妃娘娘命, 请沂王夫人过去坐一坐。”


    沂王脚步顿住。


    他们此时已将至乾清门, 他面容严峻, 一身气势没有丝毫收敛,半途拦路的中年内监低下头去“成妃娘娘已禀报过皇上了。”


    那这就是皇上的意思了。


    儿子的内眷,皇上本来见不见在两可之间,由后妃代为接见,也合礼数。


    兰宜没料预想成真,想了一下,想起来成妃应当是太子的生母。


    她听过成妃的一点事,新帝登基后,成妃尚在,她在新帝继位上出过一点力,有朝臣因此上奏请复她位分,并晋为太皇太妃,被新帝驳回,这对新帝的名声不好,杨文煦和党羽在家商议,党羽劝他向新帝谏言,杨文煦答应了,但可能是新帝不肯纳谏,也可能是没来得及,总之,拖了两三个月,年纪已经不小的成妃薨了。


    杨文煦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礼制说重要是很重要,但为一个后宫老妇人逆了新帝心意,从他的利益来说并不值得。


    “你去吧。”沂王开口道,“不用怕,本王面圣后,过去接你。”


    他说着话,没看兰宜,而是看了中年内监一眼。


    中年内监知道这句话是说给他、或者说,是说给成妃听的,低头继续当鹌鹑。


    昔年宫内,诸王之中,以沂王秉性最庄重,法度最严,听说就藩以后好上了修道,性情渐渐变得淡泊起来,如今一看,传言不可尽信,本性难移还差不多。


    兰宜点一点头,算是答应了。


    这宫里全是陌生人,面圣也好,见成妃也好,对她来说都差不多。


    沂王跟着传口谕的小内侍继续向前走,兰宜跟随中年内监从侧边内左门下去,走过一段长长的宫道,又过麟趾门等,来到了永和宫。


    成妃就居于此宫。


    中年内监先进去了,兰宜扶着朱红的宫门站了一会。


    她有一点累了,虽然还能支撑,但她不打算逞强,她也不在乎将自己的荏弱表现出来。


    她就是这样风吹就倒的,不必刻意找她的茬,处罚她,待她有一点不周到,她就承受不住了。


    中年内监转头,愣了一愣“……夫人,您没事吧?”


    兰宜声音轻飘“嗯。我歇一歇再进去。面见成妃娘娘,我不敢不恭敬。”


    中年内监只好站在一旁等,正殿里似乎有人看见了,很快有一个宫女走出来。


    宫女年约二十出头,相貌秀丽,行礼后伸手搀扶“夫人身子不舒服么?奴婢扶您进去。”


    兰宜由她扶了,进到正殿,只见一位看上去温和慈蔼的中年贵妇坐在临窗大炕上,阳光从窗棂照进来,丝丝缕缕,衬托得气氛祥和。


    炕旁一张紫檀圈椅上另坐了一个年轻些的妇人,年纪正与兰宜差


    不多,兰宜一时猜不出她的身份,便也不管,只向成妃行礼。


    成妃看上去不是苛刻性子,很快命宫女“快搀起来。”


    待兰宜起身后,便命看座。


    兰宜坐下后,她又笑道“瞧我,年纪越大,越发糊涂了。这是太子妃。”


    兰宜微愕,站起身来。


    她应当想到的,如今的太子妃是续弦,年纪比太子小一些正常——这不仅来自她前世的记忆,进京路上,见素也说过一些宫内的情形,只是两者都没有告诉她,这位太子妃的长相如此普通,甚至不如刚才搀扶她的宫女,装扮也不华贵,比普通人家的娘子强不了多少。


    太子妃在圈椅内向她回以点头致意。


    成妃发话“坐下吧。”


    兰宜重又坐下。


    成妃含笑,端详了她一回,道“果然是好颜色,怨不得沂王动心。”


    兰宜微微低头。这句话乍一听是夸赞,可结合她的出身来历,就意味深长了,很难说有没有暗指沂王见色起意强夺人/妻的意思在里头。


    “娘娘谬赞了。王爷初见我时,我还病得厉害。”


    她点到为止,也懒得多加辩白,他人心中自有成见,解释又何用。


    成妃笑着点头“正是呢,听说过你身子不好,如今一看,是还弱了些。我这里有一盒贡燕,最能滋阴润燥,巧衣,你去取来,给沂王夫人出宫的时候带上。”


    搀扶过兰宜的宫女福身而去,兰宜又要站起谢恩。


    这就是为什么她先前要缓一缓才进来了,哪怕成妃不为难她,单是这些平常的礼数就够折腾人了,而这又是不能避免的。


    “不用多礼。”成妃摆手,说起闲话来,“这阵子宫里要热闹起来了,康王一家在路上,大约过几日也该到了。对了,你们家的实哥儿呢,怎么不带过来?”


    兰宜心中一跳。


    康王行四,排行介于太子和沂王之间,她不知道康王也得了旨意进京,不过这不重要,真正令她紧张的,是成妃提到了小王爷。


    在前世,帝位最终没有落在成妃这一脉身上。


    交替的过程在当时看很明白,但是重生以后,她多了一些疑问,她发现,她只从杨家得到的信息也许正确,但不全面,而偏颇就会产生失误。


    所以她在大局势里,什么也没有做,她还需要再看一看。


    “小王爷临行前病了,”兰宜面上没有变化,也不停顿,答道,“王爷担心路途遥远,小王爷再有不适,所以将他留了下来。”


    “是吗?”成妃显出关心,点头,“那是不能出远门。只是皇上要失望了,皇上想享天伦之乐,昨儿还念叨,想看小皇孙们遍地跑,特地又提到了沂王,说他子嗣单薄,虽说清心修道不坏,也不该误了正事才是。”


    兰宜不语。


    成妃表现非常和善,连御前的话也随口说了出来,但她不能不谨慎,并且,警惕之心更升高了——因为昨晚发生的事。


    太子提前塞美人,沂王当晚送返,两兄弟的不和直接摆在明面上,成妃不可能不知道,越是一字不提,越是蕴险其中。


    “不过,如今好了,”成妃笑道,“有你到了沂王身边,沂王总算转了性子了,只是,你这身子骨——”


    成妃顿了顿,一直没说话的太子妃于此时开了口“沂王夫人,你不能为沂王开枝散叶,就不该善妒才是。”


    终于来了。


    不过没想到,会以这个名目来攻讦她。


    兰宜抬眼,昨晚的美人是她发话请走的,美人回去后必定学了,虽因沂王所迫,从结果看,不算冤枉她。


    兰宜觉得无话可辩,便也不辩,欠身道“有劳太子妃教导,这是我天生的毛病,再改不了的。幸而我身子差,寿命不固,想来耽误不了王爷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