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文煦的斯文俊秀不同,沂王是差别极大的另一种相貌脾气,几乎将霸道两个字写在脸上,初见时以为的那点出尘不过是道袍带来的错觉,稍微熟悉一点,就会发现他由身份地位与性格本身组合而成的威权本质。
奇怪的是,虽然如此,这位王爷带给她的压迫感没有杨文煦强,杨文煦其实有过许多温言软语俯低身段的时候,但最终却是将她逼死,她怨气不散,化为厉鬼,才有复生。
沂王修长有力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下,透露出催促之意。
他的耐性一直不怎么样,大约以他的地位,很少需要等待谁。
兰宜垂下眼帘。
她到了支付代价的时候,她不怀疑沂王说话的信用,那封将要到达的圣旨倒可成为一种别样的佐证,如果只是为了诓骗她,不必弄出上达天听的阵势。
她没有这个价值。
谁有,兰宜不知道,她知道她问了沂王也不会答。
“我还是要一直呆在这个院子里吗?”最终,她换了另一个问题。
沂王回答“不用。明日过后,王府内外,你都可以去。”
所以困着她就是为了诰封旨意下达,木已成舟。
兰宜心下到底有气,捏了下掌心,又看了眼沂王的手腕。
罢了。
且由他横。
前世的记忆让她知道,这座牢笼不会是永久的。
期限之内,沂王若万一不守承诺,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杨家故事未必不能在沂王府重演。
无他,惟手熟尔。
作者有话说
兰宜经验值+1,蓄力+1
第23章
沂王走了。
院内没有重回安静, 随后,各色陈设包括大件家具等流水价送了进来, 送完东西, 还有人,四个内房侍女八个院中丫头并算不清数目的粗使婆子,看得翠翠头晕目眩。
“这、这是做什么?”
“是夫人应有的份例。”见素回答, “之前夫人重病, 不宜人多搅扰,所以王爷只安排了我和抱朴,如今才配齐了。”
“但——”
但她们奶奶怎么就成了夫人呢。
她们明明要走的啊。
翠翠懵极了,周围都是沂王府的人,她和铃子单薄得像两片长错了地方的叶子,由不得要瑟瑟发抖。
满心觉得不对, 都不知该从何反抗。
她只能求助地看向兰宜。
“不用管。”兰宜道, “谁要是欺负你们,告诉我。”
翠翠茫然地道“奶奶, 那我们不走了吗?”
“暂时走不了了。”
——那以后还走吗?
兰宜从翠翠的眼睛里看见了这一句,她没有犹豫,点了点头。
自然是要走的。
“走得了吗。”翠翠低低地问。
沂王府不是杨家, 这重重朱门, 层层把守, 没有沂王首肯,她们连院门都出不去,又谈何出府。
兰宜道“嗯。”
她声调凉凉的, 翠翠茫然, 想问有什么法子, 见素走了过来“夫人, 新配的人手齐了,您要升座,容她们来拜见么?”
兰宜拒绝“不必。你看着安排吧。”
见素没有多言,应道“是。”
她又走开忙碌起来。
兰宜忽想起一件重要的事,问翠翠“我们的东西呢?”
她出杨家时,原来的目的地是乡下老家,为此丫头们把属于她的物件都收拾上了,她进王府后神智昏沉了许久,身上的一针一线,手边的一茶一碗,都由王府供给,此时方想起来。
翠翠答“见素姐安排放在西厢房第一间了。”
她小跑到里间,很快回来,手里捧着两样东西,一样是一个两层木盒,一样是一个青布结成的小包袱,她分别打开给兰宜看“这是奶奶的首饰和私房银子,我单独拿过来,放在奶奶的衣箱里了。”
木盒里没剩几件首饰,兰宜嫁到杨家后,杨太太精穷,她做媳妇的便不好打扮得太华丽,又免不了要孝顺婆母一些,日子就越过越俭朴,再后来她生了病,更无心理会了。
小包袱里是两锭元宝,并一小堆碎银,总计七十八两,数目都有限,兰宜打眼一看,就知道分毫没少。
她点点头“你收好了。”
他日有机会离开王府后,这就是她们立身的本钱了。
翠翠重新系好结,问她“别的都在厢房里,我原想拿来用,见素姐说不必,这里都备好了,奶奶要过去看看吗?”
兰宜想了想,起身“走吧。”
厢房上了锁,见素做事妥帖,钥匙早已交在翠翠手里,翠翠开了锁,推开门。
内里布置简单,干净整洁,那一马车日常物事堆叠摆放在窗下的一张木榻上,看得出是原样搬进来的,没有拆动过。
兰宜退了出去。
翠翠有点愣“奶奶,不看了?”
兰宜道“嗯。”
她不想看了,一打眼都是在杨家的旧物,写满那些旧时光,而她离了那道门,再也不想回过头,连回忆,她都不想有。
“把铃子叫来,把这些抬出去烧了。”
翠翠惊得嗓音变尖“烧、烧了?!”
吃惊是一瞬,她与兰宜同在杨家煎熬过来,很快明白了兰宜的心绪,咬一咬唇,不吭声地出去找铃子。
不一会儿,她带回来的不只有小玲子,还有两个身材粗壮一脸笑的婆子。原是见素听见了她找铃子搬东西,安排来帮忙的。
翠翠对这些新进下人还有些忐忑,不敢指使,不过两婆子很有眼色,也肯下力气,盏茶功夫就把东西全搬出来了,按兰宜的意思堆到了院内相对空旷的西南角上。
“找个火折子来,点火吧。”
兰宜的吩咐淡然,两婆子却都一惊,一个悄悄地往后退,飞奔去找见素。
见素闻报,怔了片刻,她见过兰宜与杨文煦和离时的情景,下了决定“夫人要什么,就给夫人。”
一旁正往乌木栏架格上摆盆景的抱朴忍不住扭过头来“姐姐,要不要先禀报给王爷再说?”
“先依着夫人。”见素道,“夫人要与杨家斩断前缘,总不是坏事。你再去与窦公公说一声,要不要惊动王爷,由窦公公拿主意罢。”
抱朴点头,与婆子一道出门,分别去了。
窦太监正在查看安排给颁旨钦差的客院,闻听消息,忙寻沂王。
府内前殿社稷坛附近建有一座白玉台,高约十丈,沂王在台上的仙人亭里打坐。
窦太
监抹着汗登了上去,没有立即近前禀报——因为他发现,从此处俯瞰下去,已经能望见东北角上那处院落里冒出来的黑烟。
若不是提前得知,他一定吓一跳,以为走水了。
沂王于此时站起身来,负手同样望向那处,没有说话。
窦太监知道他在等解释,躬了身道“是夫人在烧从杨家带出来的行李,也好,以后她就一心一意地与王爷过日子了。”
沂王开口“胡说什么。”
窦太监眨巴了下眼,这怎么算胡说呢?但自家王爷一向心思重,他不敢多管,小心劝了一句“王爷,您别太自苦了,您纳夫人虽有缘故,可已经纳了回来——”
总不能就摆着看罢,王爷是居家道士,又不是出家的和尚。
沂王不欲与他说约定之事,道“本王无意那些,你不要乱做安排。”
窦太监嘴上忙应“老奴岂敢。”
沂王重新望向那处黑烟。
窦太监陪着看了一会,感叹搭话“夫人这个性子,是太烈了些。”
沂王负在身后的手摩挲了下手腕,内里的伤口还在作痛。
岂止是烈。
那瘦弱得风吹就倒的身子里,蕴着的是不顾一切的疯,他毫不怀疑如果他动的是真纳她的主意,那把剪刀将插进的是他的胸腔。
这种毫无顾忌放手一搏的痛快——
沂王在夏阳下眯起了眼睛。
真是透亮。
他就这么立着,一直等到了黑烟散开,渐消,燃尽。
窦太监很拿不准,这到底是怎么说呢,说的是无意,可顶着日头看人家烧个东西看了小半个时辰,像是没意思的样子吗?他家王爷什么时候也没这么闲过,何况明日天使就要来了。
他擦了把额头上晒出来的汗,转了转心思,重新开口“王爷今天该歇到夫人那里了罢?张太监明天就到,该把样子做起来了。”
沂王眉头微皱“他来便来,又进不了内院,本王宿在哪里,与他何干。”
窦太监提醒“他从前在成妃娘娘宫里做过两年洒扫,太子与他拉得上关系,有可能委托了他来探听,他奉了圣命,到时候,略有越矩之处,王爷也不便怎地。”
沂王沉默片刻,不置可否“明日再说罢。”
窦太监侍奉他多年,心里有数,这就是听进去了,不动声色地告退,走下高台后,长出了口气。
他就说嘛,那么个娇弱的美夫人摆在家里,他家王爷还能一点不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