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科举制实行以后便打断了世家大族对朝廷官员的垄断,使得寒门子弟有了上升的通道。</p>
但寒门并不是广义上的包括平民百姓。</p>
在古代,书籍都掌握在士这一阶层。</p>
所以,寒门指代的是那些已经没落的士族,他们手中握有书籍,还有土地。</p>
所谓的耕读传家就是指代的这类人。</p>
以前读书不仅费时费力,还费钱。</p>
且录取率低得惊人,几十年未中者比比皆是。</p>
科举制到大魏这一朝,相关的规章制度已经十分完善,还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教育系统来不断地培育人才。</p>
不管是什么阶级都能进入各地的书院学习,通过科举来改换门庭。</p>
大魏如今国力日渐强盛。</p>
元成十九年的春闱更是开国以来之最。</p>
因为各地之间的官道现在已经十分方便,这大大让进京赶考的举子节省了不少时间。</p>
并且地方官府有钱的还出路费资助,铁路贯通的地方甚至对赶考的举子免费乘坐火车。</p>
所以此次进京赶考的人远超历年,足足有上万人之多。</p>
二月初九。</p>
茫茫的春雨中,从各地而来的举子通过层层的搜查步入考试的贡院内。</p>
会试是大魏最高级别的考试了,通过了会试才可以进入殿试。</p>
前来参加的举子要在贡院的考场内里待九天六晚,期间不准外出,吃喝都在自己的考位上。</p>
这九天时间共分三场考试,一场三天时间。</p>
会试主要考察的是经义、论、策和诏、诰、章、表等能力。</p>
第三场才考的策论。</p>
二月十五。</p>
会试第三场。</p>
当试题由考官发放至考生手中时,看见题目中有一问是关于如何治理西南土司问题。</p>
现场哀嚎一片。</p>
这种难度的题目一般都是在殿试上用,现在出现在会试第三场,殿试不知道有多难。</p>
此刻。</p>
主考官们也得知了第三场试题的内容。</p>
一个个在大堂内长吁短叹,都认为这次的出题太难了些。</p>
另一边。</p>
宝光殿内的一处偏房内。</p>
曾巩和孙传值也拿到了会试的题目,但他们仅有的是最后一道试题。</p>
席福招呼着太监在二人面前的桌面上摆放笔墨纸砚。</p>
他笑呵呵地看着二人,笑道:“二位都是元成七年的进士,这次会试的题目应当难不住你们。”</p>
曾巩和孙传值面面相觑,都露出了苦笑。</p>
“公公这是说笑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p>
下官只不过是运气好,实际上才疏学浅。”</p>
曾巩惶恐地说道。</p>
孙传值面露不悦,觉得曾巩有些太装了。</p>
“曾大人谦虚了。”席福和气地笑了笑,接着又道:“东西已经给二位备好,二位可以作答了。”</p>
“劳烦公公了!!”</p>
曾巩和孙传值异口同声地拱手。</p>
送走席福。</p>
二人对视一眼。</p>
孙传值轻哼一声坐下。</p>
曾巩也没在意,这么些年了,孙传值这点傲娇一点也没见少。</p>
他坐下后看着会试的题目,顿时有些惊愕,嘴里忍不住发出了声音。</p>
孙传值眉头拧成川字,说道:“是不是觉得很难?”</p>
“呃......”曾巩错愕,他本想说不难,但也没好意思开口,而是郑重地点头。</p>
当年他就和秦游聊过西南的问题。</p>
秦游和他说过改土归流的法子。</p>
所以他看见这题目才会惊愕。</p>
并不是难,而是这题自己会。</p>
偷偷看了一眼眉头都拧巴在一起的孙传值。</p>
他也皱着眉头,一副在深思的模样。</p>
一刻钟后,看见孙传值下笔,曾巩慢他一步下笔。</p>
不是他不想快点写,而是为了照顾一下孙传值的情绪。</p>
要不然自己几刻钟写完了,岂不是显得孙传值的无能。</p>
时间一点点流逝。</p>
孙传值时而动笔时而停下来思考。</p>
黄昏,孙传值这才松了一口气,把手中的笔放下。</p>
他扭头看去,只见曾巩也停了笔。</p>
二人对视一眼。</p>
孙传值得意地笑道:“曾兄好像很吃力?”</p>
曾巩叹着气摇头,“这题的确很难,这次的举子有难了。”</p>
“哼!!”</p>
孙传值傲娇地哼哼了一声。</p>
正好席福带人走了进来。</p>
“二位大人是否已经做好?”</p>
孙传值点头,抢先开口,“做好了,劳烦公公收去呈给陛下。”</p>
席福颔首,示意身后的人去取。</p>
他接着对二人说道:“咱家给二位备了膳食,二位大人就在此处用膳,等候陛下的召见。”</p>
二人心头一跳,皇帝要召见,这可是只有封疆大吏才有的机会。</p>
孙传值心头一跳,不免激动起来。</p>
曾巩相较于他,就显得淡定了许多。</p>
此时他已经猜得有八九不离十了。</p>
宝光殿内。</p>
内阁阁臣正坐在皇帝下方的左右,正等着太监把曾巩和孙传值的策论送来。</p>
在等候这段时间,王廉忍不住吐槽道:“陛下,这次的试题会不会太难了。”</p>
皇帝神色平静地说道:“会试太难,殿试可以相对简单点。</p>
这次会试的卷子,劳烦内阁和礼部的相关人等好好审阅,勿要放过一个有才之士。”</p>
秦方昂拱手答应。</p>
刚好席福带着人回来,众人的视线便都落到两个太监托盘里摆放着的试卷上。</p>
皇帝先看了曾巩的,孙传值的则被秦方昂等人轮流观看。</p>
曾巩的策论让皇帝眼前一亮,按住心中激动后仔细地翻阅。</p>
孙传值的策论也被秦方昂等人仔细地观看着。</p>
不少人都忍不住点头。</p>
等秦方昂等人看完后,皇帝和他们交换着看。</p>
都看完后,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了数。</p>
皇帝放下孙传值的策论,神情平淡地看着其他人。</p>
“诸位相公都论一论吧!!”</p>
王廉率先说话,“陛下,这两份策论都各有侧重,孙传值注重抚,而曾巩则是剿抚并用。</p>
依臣之见,曾巩的改土归流更适用眼下的西南大局。”</p>
其他人纷纷附和赞同。</p>
皇帝颔首,心中早已经有了决定。</p>
“席福,传曾巩和孙传值过来。”</p>
“诺!!”</p>
席福躬身答应。</p>
不多时。</p>
曾巩和孙传值被带到殿内。</p>
二人看见这个阵仗,都吓了一跳。</p>
二人为官也有十年了,还是头一次碰到内阁所有阁臣和皇帝都在一起。</p>
“臣曾巩(孙传值)拜见陛下和诸位相公。”</p>
“免礼,朕叫你们来,是有些问题想问你们?”</p>
皇帝摆手,直接说明了缘由。</p>
二人面面相觑,躬身听训。</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