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玄幻小说 > 六零海岛漂亮女知青 > 第33章 第 33 章
    第33章


    郑萍半夜偷偷吃|屎的事儿,堪称经典名场面。


    只不过,栀栀白天劳作了一整天,夜里吃饱了又睡得很香。等到洪禾禾摇醒了栀栀,栀栀才坐起来身揉了揉眼睛看向郑萍的时候——


    郑萍正掐着自己的脖子在嗬嗬干呕。


    连睡在外头的男知青们也被惊醒。


    他们一个二个的起来了,迅速穿好衣服,围在竹棚周围,扬声问什么事。


    姑娘们大声告诉他们——


    “没事没事,是有人在吃|屎!”


    “你就直接点郑萍的名吧!不然别人还以为谁吃|屎呢!”


    “我的天哪,郑萍居然在吃|屎!”


    “她白天还说我们吃的豆粥是泔水呢,结果她放着豆粥不吃,来吃这玩意儿?”


    “这是啥爱好啊!”


    “妈耶臭死我了……”


    男知青们惊呆了。


    ——郑萍在吃|屎?


    不会吧,郑萍一娇滴滴的小姑娘,连豆粥都咽不下喉咙的人,她……


    为什么放着正儿八经的人类食物不吃,要去吃——


    屎?


    他们死不相信。


    然后——


    郑萍因为受不了竹棚里姑娘们的惊叹与讥讽,哭着跑了出来。


    于是所有的男知青们全都看到了满面“屎”污的郑萍——她因为大哭、抹眼泪,将手上沾着的泥土和鸟屎糊了一脸。


    但在这大晚上的,整个院子就靠一盏纸灯笼照亮,谁能分得清她脸上的是泥巴还是屎?


    男知青们目瞪口呆。


    郑萍嚎啕大哭着朝河边奔去。


    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快跟上!看着她别让她寻短见……”


    于是男知青们哄的一声就追了上去。


    后来,据说郑萍羞愤得跳了河。


    男知青们怕她身上有屎,不敢贸然相救,就一个二个的站在岸边看……


    噢不是,他们是在观望。


    ——主要是,小河实在是太浅太浅了,最深也就达到人的小腿处。


    他们也不敢确定郑萍到底是想不开,还是想洗干净身上的屎。


    总之,最终郑萍是哭哭啼啼地自己爬上岸来的。


    栀栀懒得理会郑萍。


    天一亮,她就把陶容冶、申书华他们喊了来,讨论改造知青办的事。


    界南都太穷,省城火车站知青办的条件实在是太差。


    连女知青都只能睡在四周露风的竹棚里,而且竹棚也只有一个顶可以遮一下日晒雨淋,姑娘们还是睡在泥地上的。男知青们就更惨了,直接睡在露天处。万一下雨呢?万一有老鼠蛇虫爬过呢?


    但从没有人想过要改造这里。


    因为人人都是过客。


    而对栀栀的提议——


    陶容冶一如既往的沉默不语。


    申书华提出上述犹豫,“说不定咱们明天就要走了,还干这些活……岂不是在做无用功?”


    栀栀说道:“知青办明确说了,要凑齐四十个人才会送我们走。你想呀,我和陶容冶是前天来的,我们那一批来了三个人,昨


    天来了四个人……如果每天只来四五个人的话,那岂不是还要等上一星期?”


    “再说了,就算我们今天开工,明天就要走了,至少我们已经开了个头,后面来的人就会接着把活计干下去。这个知青站里迟早会有床给大伙儿住的。”栀栀说道。


    陶容冶直接表态,“我什么都不会,但我可以帮忙。”


    申书华盯着栀栀看了一会儿,点头,“栀栀你说的有道理,那咱们今天就开始干活!一部分人挖野菜、一部分人伐木造屋!可是——等等,我们没有工具啊……”


    “这个不用担心,呆会我就去找知青办的同志,让他们帮忙想办法。”栀栀说道。


    栀栀立刻去找知青办的负责人,说了她的想法。


    负责人很惊讶,但也很高兴,答应马上想办法去弄来木锯什么的。


    栀栀回来告诉大家要造个房子给男知青住的事儿。


    大多数男知青都挺赞成的,毕竟和他们利益相关嘛,谁也不想睡在泥沙地里不是?


    在二十多个知青里,还真有懂得造屋子的人——这知青叫丁胜华,他父亲就是炮兵部队工程处的老工兵,他小时候就是在工地上长大的。


    陈跃进的父母是护林工人,所以他认得很多树木,也知道伐木要怎么砍树……


    李爱国的父亲在解放前是个木匠,会打各种家具。他在父亲的教导下,也会打家具,但技术肯定还是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的。


    当下就由丁胜华来策划,这新棚子要怎么搭造。陈跃进负责在荒山上挑选合适的树木,以及教会大家怎么伐木。李爱国就负责带着大伙儿刨木板、搭造大通铺,好让大伙儿能睡到床上去!


    丁胜华开始写写画画、丈量尺寸;陈跃进在教大伙儿各种树木之间的不同特质;李爱国则全拿着小树枝在沙地上画出大通铺的样式……


    栀栀索性掏出小本本,一个一个的记录知青们的名字和特长,然后又去动员女知青们找野菜、捉小鱼……


    很快,知青办的负责人就借来了几把锯子、斧头、柴刀、铁锹、锄头、绳索等物。


    男女知青们开始分头行动。


    由于昨天来了那么一出“谁劳动、谁享受劳动成果”的活例子,今天所有的知青全都出动了。


    就连郑萍也扭扭捏捏地跟着大伙儿一块儿去采野菜了。


    人多力量大。


    虽然也有个别摸鱼的……


    但很快就有了收获。


    男知青们在陈跃进的指挥下,合力伐了几棵树木下来,又齐心协力地拖回到知青办;这时丁胜华已经带着人在院子里选好了新棚的尺寸,甚至已经开始挖起了基洞。


    几棵大小差不离的树木被拖回来以后,丁胜华带着人把树木和枝桠修剪好,量好尺寸再挖好卡位槽……


    很快,几棵顶梁柱就被安放好了。


    陈跃进一直带着人在荒山树林里伐木,男知青们将一棵又一棵的树木拖回知青办……


    李爱国就带着人在知青办里处理这些树木。


    一上午过去,新棚的框架基本成型。


    女知青们也不甘示弱。


    上午十点多钟的时候,栀栀就让洪禾禾先送了一批野菜回来,请田婶帮忙烹饪


    ,好给大伙儿的午饭加道菜。


    等到田婶敲锣喊大家回来准备吃午饭时,栀栀她们又采回来大批的野菜。


    看到年轻人干活卖力,田婶做饭也特别给力。


    再加上栀栀前一天告诉了她一个用最节省柴火的法子来焖豆粥——杂豆提前泡水半天,以保证豆子能够快速被焖软。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步骤:煮完早饭后,柴火不要熄,把泡了一整夜水的豆子煮沸后再熄火,然后不开锅盖一直焖着,让锅里的豆粥继续受热。


    知青办的早饭是七点准时开饭。


    田婶就按照栀栀所说的,做完早饭后不忙着塌熄灶火,把锅腾出来以后就开始煮泡了一整夜的杂豆,等到锅中水开,她才抽掉灶膛里的柴火,然后盖上锅盖一直从七点焖到中午十一点左右。


    做午饭的时候,她只要生好柴火再将锅里的豆粥熬煮上十来分钟,各种豆子就被煮开了花!


    这样烹煮出来的豆粥绵软浓稠还不费柴火,就是有点儿费工时。这也没啥关系,田婶是个勤快人,不在乎费那点儿功夫。她还挺高兴的,因为这确实是个很好用的小窍门。


    杂豆粥加上绵白糖,就是好吃的八宝粥啦!


    但在这个时代,白糖可是奢侈品。


    于是栀栀就让田婶在豆粥里放盐,再放一丁点儿的豆油。


    这就成了咸口的豆粥。


    知青站里储备粮食是杂豆和一部分面粉、以及少许大米。


    因为杂豆是最多的,所以田婶总是做杂豆粥和豆饼给大家吃。


    栀栀就和田婶商量了一下菜式。


    上午女知青们送回来的第一批野菜,栀栀建议田婶用来做野菜饼——用三成面粉和七成野菜混合,再捏成饼子上烤架烤熟。当然了,野菜要先焯水。


    然后栀栀又安排了两个女知青将厨房里的那一大麻袋的杂豆,铲了一簸箕出来稍微拣一下。


    主要是把杂豆里的黄豆、红豆和绿豆拣出来。


    黄豆可以用来做凉粉;红豆和面粉一起做成红豆饼,口感会好很多;绿豆是最软最容易煮开花的,做成绿豆汤可比杂豆粥好吃多了……


    再就是,栀栀还用杂豆发了些杂豆芽。


    当然这些都是为了以后的伙食着想。


    今天中午的午饭与平时不同——软烂的咸味豆粥配上表皮被烤得焦脆、内里其实很软的野菜饼,非常的美味!


    可知青们还惦记着从小河里捉的那些小鱼……


    田婶一边给知青们分粥,一边笑眯眯地说道:“嗐,就那么一点儿小鱼干,也值得你们惦记!我实话跟你们说,就那么一点儿啊你们也就一人能分到两三条,那够啥吃的!再去多捉点儿回来,等攒够了份量我用辣椒和紫苏给你们炒上一大锅,保证脆脆酥酥的,让你们吃个够!”


    大伙儿拼命点头,人人都忍不住拼命的咽口水。


    吃过午饭,栀栀和丁胜华、陈跃进、李爱国商量了一下,调整了一下劳动计划,然后号召大伙儿一块儿上荒山去割了大量的茅草回来。


    茅草可以用来编席子,给女知青们的竹棚搭几个帘子,白天卷起来、夜里睡觉就垂下,比她们现在挂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毡布和床单强得多。


    另外他们还要用茅草来


    先当新棚子的屋顶。这样的话,男知青们有望于今天就睡进新的棚房里。


    人多力量大。


    大家齐心协力一起配合,起房子的起房子、伐木的伐木、割茅草的割茅草、编草席的编草席……


    日落时分,男知青们拥有了一个只拥有基础顶梁柱的覆盖着茅草顶的非常简陋的棚房,女知青们的竹棚则拥有了四面歪歪斜斜软“墙”……


    当栀栀宣布今天的劳动到此为止,明天再继续的时候,知青他们兴奋地围着新棚子跑来跑去的看。


    他们是一群只有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干过这样的重活粗活,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独挡一面过,甚至从来都不知道可以靠着自己的双手,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体会到成功感。


    大伙儿围看着新搭建成的棚屋,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几个感性的女孩子还激动地红了眼圈儿。


    栀栀高兴地把知青办的负责人喊了过来,让他看大家辛苦劳动了一整天的成果。


    负责人被惊住了。


    ——这些是孩子们花了一天时间折腾出来的?


    负责人也挺高兴,“……干得好啊同志们!这必须奖励你们!这样吧明天我想办法帮你们淘换点大米回来,等你们建好了这个房子,大伙儿就饱饱的吃上一顿,怎么样?”


    知青们高兴坏了,发狠说明天一定把木顶搭好、再在两栋房子里建上大通铺。


    田婶在一旁不住地喊大家过去吃饭。


    晚饭的伙食也很好,是用上午两个女知青特易挑拣出来的绿豆煲煮的绿豆粥,外加一道没有拌辣椒的清爽芭蕉树芯,和一大锅炒野菜。


    栀栀头一回吃到了芭蕉树芯的味道,感觉还挺好吃的。


    这一天大家足足忙了一天,实在太累,不想去火车站看电视了,就结伴去河边洗澡。当然了,大家找知青办负责人要来了两枝蜡烛,放在洗澡房里的高处,将就着洗了澡换了衣,回去就睡。


    直到睡觉前,栀栀才突然想起一件事,“禾禾,今天好像没有来新人?”


    众人这才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


    “对啊今天怎么没有新人来?”


    “还好我们今天开始搭房子了,看样子啊,怕是要再等上个把星期哟!”


    “明天要是能搭好大通铺啊我们就不用睡在地下了!我跟你们说,地下高低不平的,害得我也睡不好……”


    “能在这儿缓几天吃好一点也好,谁知道会被分到什么山旮旯地儿去呢!”


    “快睡吧明天我们早点起来去看捕鱼器,把饵料换得勤快点,看看会不会多捉点儿小鱼……我想吃肉,想吃小鱼干!”


    女孩子们嘻嘻哈哈的说了一大通,沉沉睡去。


    第二天起来,不少人都因为前一天的超负荷劳动而感到浑身酸痛。


    但为了能睡得舒服点、为了能吃上大米饭……大家干劲十足!


    于是大家卯足了劲儿的干活。


    一上午过去,大家把进度拉到……新房子的顶搭建好了,四面墙的草席已经编好。两间宿舍里的大通铺已经打好了框架,就等着刨好木板来当床板了。


    今天的午饭也很对得起大家的辛苦。


    昨天那两个女知青把挑拣出来


    的黄豆给做成了黄豆凉粉!


    当然了,因为凉粉的份量不够,所以田婶还熬煮了一锅豆粥。


    就着酸辣凉粉喝软糯的豆粥,还有面粉蒸野菜!


    知青们吃得开开心心。


    今天上午有三个新知青加入了知青站,吃过午饭,连新知青也一块儿加入高强度的劳动中。


    当天晚上,女知青们睡上了大通铺。


    ——大家是按照知青站的规模来打造的大通铺。既然是满四十人就走一批,那就按照男女各一半的比例来造床。


    大通铺是十人一铺,男生宿舍里放两张,女生宿舍里放两张。


    但刨木板是个费时费力气的活,一整个下午过去,大伙儿也仅仅只打造好了一张大通铺。想着女孩子们总是要比男孩子们金贵些,所以就安放在女生宿舍里。


    十三个女孩儿挤在十人铺上,连翻身都困难。但大伙儿挤得嘻嘻哈哈的,很高兴。


    又过了一天,大伙儿一鼓作气把剩下的三张大通铺给完成了!


    大功告成!


    知青办的负责人也遵守承诺,想办法弄来了半袋子大米……当然了,其实他也是用知青们采摘回来的野菜和一部分杂豆找人家换了。


    结果就在棚屋和大通铺搭建好的当天晚上,居然下起了暴雨!


    大家叽叽呱呱的议论起来,说幸好栀栀带着他们搭好了新棚子还造了大通铺,要不然这天一下雨,大伙儿可怎么办啊。特别是男知青们,人人都很庆幸。要不是栀栀带头改善居住环境,恐怕他们会被淋成落汤鸡。


    而在下雨天里不必担心被淋湿,也不用担心吃不饱。


    ——前几天的野菜摘采得不少,有一部分来不及吃被田婶晒成了菜干,再就是负责人弄回来的大米,以及前几天大伙儿弄回来的小鱼干,田婶也收集了一大篓子。


    大雨接连不断的下了三天,大伙儿没法子出门,就坐在宿舍里挑拣杂豆。


    现在伙食好了,午饭时分田婶给大伙儿煮了一顿白米饭,菜肴是辣椒紫苏炒小鱼干,外加一桶野菜汤。


    这伙食简直太棒啦!


    知青们高兴得尖叫起来。


    栀栀也很高兴。


    她不止一次的想,这可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点一点适应这个时代、一点一点适应这个环境……


    现在她在知青站里呆了五六天,对同一期的小伙伴们有了初步的了解。


    现在她很有信心。


    饱饱地吃完一顿有荤有素还有白米饭的盛宴,栀栀去床上歇了个午觉。


    睡醒后她发现雨已经停了,一轮红日浮在晴空中的白云上,空气潮湿而又清新。


    洪禾禾约栀栀去荒山附近摘野果子吃。


    栀栀不想去。


    ——雨后的荒山,地面湿漉漉的。干干爽爽的鞋子穿出去,回来的时候满脚泥不说,还有可能会被野草打湿。


    可是洪禾禾很嘴馋。


    ——荒山上长着一片野生的茶林,据说雨后会长出茶泡果,清甜好吃。而且这天气也不知道还会不会下雨,就算不摘茶泡果,出去透透气也好呀!这都已经在宿舍里憋了三天了!


    既然栀栀不肯去,洪禾禾只好约了李晴玉和另外两个


    女知青一块儿去摘茶泡果。


    栀栀则去帮忙挑拣杂豆去了。


    挑拣杂豆看起来不累,其实很考验耐心,也是个体力活。


    一小时过去,栀栀觉得脑子钝了、脖子酸肩膀累的,就站起身活动一下筋骨。


    “栀栀!别栀栀同志,请、请你过来一下好吗?”一个男知青在不远处喊她。


    栀栀不明所以,走了过去。


    青年站在墙角处等她,窘得满面通红。看到漂亮姑娘走到自己跟前了,他紧张得吭哧吭哧了好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最后,他垂下头,也不敢看栀栀,终于鼓起勇气闭着眼睛说道:“别栀栀同志,我、我我我……我很可喜欢你,你、你聪明勇敢、你……你又很漂亮,我、我我我……我可不可以……”青年结结巴巴地说道。


    栀栀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


    她卟哧一笑,随便掰了个理由,温柔又认真地说道:“对不起,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


    青年“啊”了一声,失望地垂下了头。


    然而栀栀和男青年不知道的是,他俩站立的这个墙角,一墙之隔的那一边就是派出所。


    此刻黎恕刚完成任务,准备回京,在界南省省城转乘火车。据说一连好几天的暴雨,导致前方大部分火车停运,黎恕就和战友们就拿着介绍信来到派出所暂居。


    火车站派出所的格局和隔壁的知青办一样,也是前店后院。


    前头是办事大厅,后边儿是民警们的大通铺宿舍。


    这两天下了两场暴雨,泥土和杂草什么的把派出所后院的一条坑渠给堵上了。


    几个民警过来抢修,可突然有人来报案说火车站候车大厅有人打架……于是民警就赶去查看情况了。黎恕就和战友们过来帮忙,没想到他猛然听到有人说——


    “别栀栀同志,我喜欢你……”


    黎恕:???


    是他想的那个别栀栀吗?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2-03-0715:08:452022-03-0814:03: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顾辞39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