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网游小说 > 综武:我为道祖,开启封神 > 第九章 金丹与王重阳
    熟悉的声音传来,众人侧目,却见一青衣道袍,白发飘飘的老者缩地成寸的走进紫霄宫。


    待老者驻足,才显露其真面目。


    王重阳!


    众人心中没有惊讶,毕竟张三丰和王重阳的关系好,这是众所皆知的事情。


    或许王重阳没有张三丰的这种好运气和大智慧。


    十年过去了,现在依然停留在半步陆地神仙之境,是的,就是半步陆地神仙,在十年前,王重阳就已经是半步陆地神仙了。


    可是现在依然止步不前。


    不过想想也是,成就大宗师简单,只要有资源,资质稍微好一些,功法上面没有拖后腿,还是有希望的。


    但是,陆地神仙,就不是你想成就能成的了。


    这要真正的大智慧,还需要大机缘。


    想张三丰当年也是因为得遇杨皓,在其指点下创出太极之道,明悟了自己的大道,才得以突破。


    后面更是因为得先天神器,修为大幅度提升。


    可不是谁都有这样的大机缘,大智慧的,何况九州中,还有手中有先天神器却依然没有突破陆地神仙的呢。


    那就是陆地神仙之下第一人的李寻欢了。


    其虽然得到先天神器飞刀寸芒择主,可现在依然还只是大宗师圆满境界。


    不过因为其手中有先天神器的缘故,是以其真正的综合实力陆地神仙之下第一人名副其实。


    甚至越阶挑战并斩杀陆地神仙也不是不可能。


    是以即便大家都知道李寻欢手中有先天神器,但都不敢乱来,在陆地神仙不出的情况下,其手中先天神器简直就是乱杀。


    何况,能成为陆地神仙的,寿元五百,算得上一定程度上的长生不老仙人了,这样的人都是很惜命的,如何敢拿自己小命开玩笑啊。


    当然了,也不是绝对的。


    还是有人想要挑战一下的,三年前陆地神仙帝释天找上李园,想要让李寻欢交出先天神器。


    那一天可谓是天地失色,也让九州武者知道了先天神器的强大。


    尤其是最后李寻欢那一招人刀合一,时空都为之冻结。


    直接将身为陆地神仙的帝释天重伤败退。


    以大宗师后期修为击败陆地神仙中期的帝释天,即便帝释天资质一般,可毕竟活了上千年的老不死啊。


    太过逆天了。


    也正是如此,一般大宗师得到先天神器认可,就很少有人打主意了。


    这也仅限于大宗师以上的武者,若是大宗师以下的武者,好比刘辩这种,要是让人知道其手中有先天神器的话。


    百分之一百小命不保。


    “见过道友,没想到道友亲自跑来,贫道愧颜了。”


    “哈哈哈,道兄此言不对了,我这是来对了啊,否则都错过了一难得盛事了,恭喜道友成功,道友是否?”


    眼神灼灼,看着杨皓,有询问之意。


    对于杨皓之事,王重阳是知道的,十年前,他就和张三丰于武当山论道,那时候张三丰还未入陆地神仙。


    甚至,他还亲自见证了张三丰在杨皓的指点下成功突破。


    是以,杨皓天生不能修行武道的事情他如何不知道啊。


    当年两人也是论道数天,互相交流,王重阳想的是突破陆地神仙,奈何,没有成功,却是没有找到自己的道路。


    而现在,感受杨皓身上的气息,深不可测,明显已经步入修行之道了。


    说明他已经走上了那一条路。


    金丹大道?


    可是和自己的金丹大道又有何区别呢?


    没错,王重阳为了突破陆地神仙乃是修行先天功,将其演化推演,想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道,性命双修,是为金丹之道。


    这也是当初得到杨皓的提点。


    十年时间,虽然没有成为陆地神仙,可是其中丹田之中一粒金灿灿的能量光点,只有黄豆大小。


    这正是他十年的成果了。


    他已经走上了另一条路,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武道了,传统武道,大宗师寿元三个甲子。


    而他的寿元,他能感受得到,绝对有四五百年。


    可惜就是没有成为陆地神仙啊。


    而现在,看向杨皓,也是想要验证一下两者差别


    却见杨皓点了点头。


    “贫道能走出此道还要多多感谢道友相助,若无道友相助,贫道怕是难以如此简单成功了。”


    杨皓对着王重阳拱了拱手,感谢到。


    这声感谢是发自内心的。


    演化大道,对境界没有要求,但是也需要收集数据参数的,若是没有足够多的参数,就算拥有造化道书,也很难成功。


    就算成功也只是推演出一些垃圾来。


    而杨皓能够如此轻松成功,主要还是当年和王重阳论道,从其那得来了《金丹之道》的初始理论。


    还与《先天功》、《九阴真经》、《纯阳无极功》等等功法参数和无当藏经楼诸多功法作为演化数据参数。


    是以才成功创造出真正的《金丹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