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这话就差摆明说,李竹她今天特意跟她说这件事,她一点都不相信他的这份‘好意’。
越是不同寻常,就越是存在猫腻。
就从李竹来到这个家的这段时间看来,顾氏更倾向于对方是想要借这件事暗地里打什么鬼主意。
“顾婶,你这可就冤枉我了。虽说我李竹,跟你是相处的不好,但是我还是懂的知恩图报的,不管怎样,我始终是希望这个家能好好的。”
虽说李竹她一直想着要离开这个家,但是无论顾氏的秉性如何,无论她在这个家待的有多么的不好,可是终归到底,顾氏她并不算恶毒到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弱小无助的她一个遮风避雨的归处。
这次,她虽打着利用顾氏出钱、出力弄出这个‘砻’,但是李竹她已经打算好,这个主要功劳她会让给顾氏。
因此,这时候李竹她是继续说道,“顾婶,其实我
也是今天看见村里的人舂米的那份辛苦,刚好又那么凑巧,村里的‘大碓’坏了,所以才会跟你提及这件事的。我想啊,就听那人说的,这‘砻’做起来也不怎么费钱,完全可以试着看看能不能做。若是到时候真的能做出那个‘砻’出来,这对村里的人来说,不是一件大好事吗?到时候,村里的人肯定会打心底里感谢你的…”
最后顾氏是被李竹说服了的,虽然她没有听懂李竹所说的那个制作砻的步骤,但是那所需要的材料,对于他们这些乡下人,确实也不算得上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一开始,李竹原以为,顾氏会请村里的木匠帮忙的,后来才知道,这个时代并没有‘木匠’这个词,而之前村里的人提到的陈家村的木匠,其实那个‘木匠’是那个人的名字来的。
在这个是到,‘那些打造家具等各种木工的木匠’被称作为‘班匠’,不过这‘班匠’一般城里才会有,而乡下地方家家户户需要什么物件,只要是能自己
做的都会自己做。
也是这时候,李竹才知道,这家里的东西,不少都是出自顾氏她的手,上至桌子椅子之类的物件,下至篮筐扫帚之类的东西。
顾氏她的木工算不上大家,但是做砻却已经够用。
编制篮筐,削木片,盘泥等,就没有她弄不来的。
相比之下,李竹她就不行了,她的作用就是从旁解释这个‘砻’的每一个部位大概是怎样的,要用什么材料来做,要怎样做,然后最多就是递个东西。
不过几天功夫,‘砻’就做好了。
顾氏看着院子中支着三角架着的东西,心中有些怀疑,就这个东西,手动转一下,便能舂米?
这东西是她亲手做的,她清楚知道这里面都是怎样的构造。
虽说这东西有填土,重量是有了,可是上下两个筐之中,可是合得并不严实,就算稻谷倒进去了,因着那木片的原因,却始终都不会彻底压严实。
不压,不捣,就这样将稻谷倒进去,然后转一下,
稻谷的壳能脱落?
她活了这么多年,可从未听说过。
不禁想到,会不会是她们做差了?又或者说竹丫她所说的做法不对?
这时候李竹并不知道顾氏的想法,她看着眼前的‘砻’,跟她在书中所看到的图差得八九不离十。
现在就差效果了。
于是她立刻地对顾氏说道,“顾婶,既然砻我们做好了,那么我们试试吧!”
顾氏看了眼竹丫此时这副积极的样子,“竹丫,我说,就这样的东西,真的能让稻谷的壳脱落?你确定那人说的砻就是这样子的。”
“我也不知道那人所说的‘砻’是不是这样子的,不过我确定我们就是按照那人所说的法子做的,既然我们已经做出来了,那就试试看能否用?”
这时候的李竹她当然不能说,她们此时并没有做错,那砻就是这个样子的。
“阿栝,去我屋里,把放粮食那屋子的钥匙帮我拿
过来。”顾氏是叫着大孙子的。
因着这些天她在和竹丫忙活着弄这个,李栝他们三兄妹便一直都呆在家里。
应该更准确点来说,是因为顾氏一时看顾不上最小的孙女,因此李栝他们两兄弟便留在家里帮忙看顾。
“好。”七岁大的李栝脆生生地应答道。
李栝作为这个家的大孙子,家里的贵重物品,对于自家阿奶收在哪里,他都一清二楚。
没一会,李栝就从屋子将钥匙拿出来了。
因着不知道这‘砻’究竟能不能用,顾氏只倒了半畚箕这两年剩下的陈年稻谷出来。
之前家里准备舂米的时候,今年她家收的村里人当做‘租子’的稻谷,都是由那些人直接担到那边去的,而她跟李竹担过去的,便是这去年剩下的稻谷。
虽然她每年收的稻谷都会一次性拿去舂,但是用‘大碓’舂米,每一次都会有不少的稻谷的谷壳是没有脱落的,而捡出来的这些没有脱壳的稻谷,别人家会用那‘小碓’将它们脱去谷壳,而她便会收好放着,
等来年的时候混入新稻谷中一起拿去舂。
不过由于这两年,家里发生的事情有些多,每次舂米的时候根本就顾不上家里放着的陈年稻谷,于是便不知不觉的堆了近两担的陈年稻谷。
其实,这时候李栝他们对院子里放着的,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个‘砻’也挺好奇的。
他们阿奶这几天一直跟着竹丫呆在一起做这个东西,连他们三兄妹都不怎么顾得上,这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来的?
这时候,看见自家阿奶用畚箕端着稻谷出来,好像是要将那些稻谷倒进院子里的这个东西里面,不禁都放下了手中在玩的东西,麻利地围过来看。
只见,阿奶她将稻谷倒进最上面那个洞里后,然后握着上面的那把手转动了一会,便见那个东西最下面的洞,便‘哗啦啦’地流出了白色的东西。
这时候,他们便看见那竹丫看到它们后,是一脸喜悦的样子。
“顾婶,我们成功了,你看这米!”
听到这话,他们再次低头,原来刚刚留出来的是他们平日里吃的米呀!
不过,这米怎么是白色吗?
不对啊,他们明明记得,平日里所吃的米,它的颜色是偏黄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