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穿越小说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三十三章:汉武帝·刘彻

第三十三章: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99年,各地相继爆发了规模不等的起义,甚至在长安附近也有起义】


    【刘彻派兵镇压,并且用严法控制,下令给叛军提供饮食的砍头,家里有造反的连坐。】


    【如此急迫的方式,导致一些不想造反的百姓也活不下去被迫造反。】


    【而面对起义屡禁不绝的汉武帝也彻底上头了,下了一道“沈命法”】


    【简单讲,如果有地方有“盗贼”不上报,或者上报了解决不了,那从两千石以下一直到小吏,统统斩首。】


    【此时的汉武帝刘彻可以说因为对寿命将近的恐惧而彻底疯魔了。】


    【而那些官员也不敢保证那些“盗贼”就能清理干净,纷纷互相隐瞒,只跟朝廷汇报一切平安。】


    天幕上的画面继续播放着。


    头戴长冠,年迈的刘彻站在一处巨大的礁石上,一身玄袍上披着厚厚的绛色大氅。


    面无表情的看着那原本晴空万里一望无际的大海。


    天空上乌云密布,狂风大作!


    大风狂卷而起的海浪不停的拍打着矗立的礁石。


    黑云压顶,海潮涌动!


    天地间犹如陷入一片混沌之中!


    “陛下…”


    跟在刘彻身边侍奉的内侍担忧的轻声而道。


    “唉……”


    过了许久之后,


    已被海浪打湿下摆的刘彻长叹一声。


    “天意如此……回去吧。”


    随后转身离开,向着远处尽着羽甲的军队缓缓走去。


    ……


    【公元前89年,刘彻欲效仿秦始皇晚年“战海神、寻仙山”的事迹,不顾劝阻,执意带着群臣和卫队出巡。】


    【而打算从东莱开始出发的刘彻被海上的风暴阻拦,一连十几天风暴都没有停息。】


    【求仙东莱失败后,刘彻才幡然悔悟,承认没有所谓的仙人,命令遣散方士,停止求仙】


    【如果说刘彻有一点常人所不能及的地方在哪,那就是他从不会被所谓的“绝望”给打倒。】


    【匈奴不行,天灾不行,长生的希望断绝也不行。】


    【认清死亡是必须经历的人生后,刘彻那丢掉的智商又重新回来了。】


    【既然长生不死已然是不可得,那就在人生的最后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天幕上的镜头缓缓的剥开云层,


    从夕阳下的长安城里,逐渐的推进那被余晖照耀的未央宫中。


    身着白衣的刘彻窝在软榻上,


    已经浑浊的眼睛看着殿内的大臣们,


    “有大臣说,要将百姓的口赋加到三十钱,用来接济边境的战士们,并且在轮台屯田。你们认为如何?”


    底下的众臣沉默不言。


    “朕以为不可。”


    刘彻的视线投过未央宫的大门,看向那映着残红的天空,缓慢的说道。


    “百姓已经疲惫不堪了,不能再加重赋了。”


    “朕即位以后做了很多错事。”


    殿内群臣听到此言瞬间惶恐,纷纷跪倒一片。


    年迈的皇帝似乎没有看到他们,陷入回忆中自顾自的说着:


    “为了一些虚名,朕征召几万战士攻打车师。”


    “赢了吗?赢了。”


    “代价呢?只是死在路上的大汉战士们就有几千人。”


    刘彻闭上眼睛长长的吐出口气,


    “又因为汉朝使者久驻匈奴不回,朕不问缘由就又派李广利去攻打匈奴。”


    “李广利输了,叛逃,他留在了匈奴,那几万名战士却无辜枉死。”


    “这是李广利的错吗?”


    “这是朕的错…”


    大殿内一片寂默,唯有烛火燃烧的点点爆燃声。


    看着完全暗下的天幕,刘彻的眼睛里满是悲哀,他抬起右手,看着褶皱苍老的右手。


    “朕老了,总是回想起以前的事情。”


    “每次夜里,朕总会梦到那些因为朕的一道命令就奔赴战场的百姓。”


    “但现在后悔也晚了。”


    放下右手,刘彻看着殿内跪倒的一片大臣沉声说道。


    “但事情还是要做的。”


    “自今日起,禁止那些苛刻暴政,减轻百姓的赋税,制止对百姓任意敲诈。”


    “恢复和鼓励百姓农耕。”


    “养马者免除赋役,军队只补缺额,保证军备不荒废就行了。”


    殿内众臣不可思议看向那身躯已经佝偻的年迈帝王。


    恍惚间,他们好像再次看见了那个挥斥方遒的英主。


    ……


    【公元前89年,刘彻下轮台诏,拒绝桑弘羊募民屯田轮台的建议。】


    【令人诧异的是,随着这份又名《轮台罪己诏》的发布,各地本来屡禁不绝的起义军,纷纷放下兵器,逐渐停止反抗。】


    【而本来动荡不安的大汉,只差临门一脚就重复秦朝过往覆辙的社会,也奇迹般的恢复平静。】


    【公元前88年,为了大汉的稳定,刘彻为幼子刘弗陵扫除了一切障碍,其中就包括刘弗陵的母亲赵婕妤。】


    【为了避免赵婕妤重复“吕后”之事,刘彻下令赐死她。】


    【公元前87年,刘彻于五祚宫召见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和桑弘羊四人,下令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为主,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为辅,四人共同辅政。随后驾崩于五祚宫。】


    【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


    大秦,


    嬴政举着竹简,却怎么也看不下去。


    天幕上刘彻的行为真正的震惊了他。


    除了被他傻儿子自尽给震惊一次后,他就再没被天幕上的什么震惊过。


    哪怕是文景之治也只是让他感叹几句做的好。


    但刘彻,或者说刘彻向天下认错的这个举动真的震惊到他了!


    扪心自问,


    文景之治他也可以做到,无非就是降赋,停止大兴土木,鼓励农耕,流通商品罢了。


    而对付匈奴更是不在话下!


    但认错…认错…


    寡人…可以改…但…


    嬴政捏着竹简的手,骨节都开始发白了。


    ……


    大秦·二世时期


    “丞相,您说朕向天下认个错行不行?是不是朕认错了,大秦就能平安了!”


    李斯看着眼前的傻子,脑袋一阵阵抽搐的疼。


    “陛下,您才刚继位…”


    你才刚继位你有什么错要认啊?


    你以后干的那些破事又没发生呢!


    就是认也是认始皇帝的错啊!


    什么脑袋啊这是?愚不可及!


    不过……


    这个思路倒是可行。


    要不…


    李斯看着眼前一股傻气直冲天灵盖的胡亥。


    让他试试?


    反正还有子婴呢。


    ……


    大汉,


    刘邦看着天幕上走完一生的刘彻,默默不言。


    “臣为陛下贺。”


    听到萧何的话,刘邦轻笑一声。


    “贺什么?”


    “武帝能于社稷将崩时悔悟过往,足以说明其过人之处。陛下认为始皇帝会自己悔悟吗?”


    “别捧一个踩一个了,说心里话。”


    刘邦一听就知道这老家伙在说些虚的,直接挑明了。


    “呵呵,武帝一道罪己就能让天下群蜂束手,社稷平复。这说明我大汉以深入人心矣!”


    刘邦听到后,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没在多说什么。


    ……


    【检测到后世强烈情绪,开始同步】


    【汉武帝可当“千古一帝”否?】


    【选项一:千古一帝】


    【选项二:第二个秦始皇】


    {其实从谥号“武”就可以看出来了,本来就是个中性词,可以指文治武功的武,也可以是穷兵黩武的武。}


    {他给大汉打出了一个声威赫赫,让其他国家的人知道了我们是汉族,是汉人!开疆扩土纵横千里!但滥用武力又让百姓损伤“户口减半”,如果只是这样还不算复杂,但他晚年能够悔悟,甚至是直接认错,纵观历史也没几个人有这样的态度,有错可以改,但不能认,这才是那些皇帝的常态。总之,不好说。心里很复杂。}


    {好复杂,我的大脑不支持这么复杂的计算!}


    {国家危机存亡的时候,大伙就开始念起秦皇汉武一统六国,三击匈奴之功绩。国家太平享乐的时候,大伙又开始痛斥秦皇汉武好大喜功,穷兵赎武之过错。但是有没有可能,人其实不是一句话可以概括的?纸尚有两面,人却只有单面吗?}


    {2000年来历史对他的评价是暴君而不是昏君,汉武帝有能力,但他同样也很残暴。}


    ……


    【汉武帝·刘彻】


    【军事成绩:一转汉初对匈奴的劣势,收复河套地区,大破匈奴,河西走廊。讨伐朝鲜,设置四郡。远征大宛,威震西域。平定东越、南越、西羌。评价S级,得五分】


    【制度建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代田法,盐铁专营,建五铢钱。评价S级,得五分】


    【外交策略:丝绸之路。评价S级,得五分】


    【民生经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兴建水利工程灌溉农田,大兴宫殿耗费民力。黄河决口二十年。评价D级,得一分】


    【用人识人:提拔主父偃实行《推恩令》,提拔卫青与霍去病征伐匈奴,命霍光为顾命大臣。相信江充、苏文导致巫蛊之祸。贰师将军李广利背叛。评价B级,得三分】


    【后世影响:打出民族自信,确立汉人地位,汉文化兴起。评价S级,得五分】


    【总分:二十四分】


    本来想写满四千字,但不行了,牙疼的要死!


    鬼知道为什么下突然牙疼,还疼的特别厉害!